我们为什么在一起就争吵?子女为何会不孝?

《楞严经》里面讲,因为贪欲,今世的亲眷才会相遇。无数世以来,众生的缘分是怨亲不定的,夫妻之间有善缘和恶缘,父母儿女之间也有包括讨债、还债、报恩、报怨四种因缘,这些都由业力而生。

《修心利刃轮》中,明确讲到了一些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许多我们常遇到的状况,也是前世缘分造成的。

在一起就吵

《修心利刃轮》云:“眷属集聚即嗔时,是劣秉性蔓诸方,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处处人格妙。”

有些夫妻、父子等眷属,彼此间本是非常爱对方的,可是他们在一起就会争吵。

这是因为前世为人时秉性下劣;今世恶业成熟,导致只要和家亲眷属聚在一起便会时刻争吵。

改变的方法:

从现在开始做个好人,人格贤善就可以改变现状。

人格贤善,归纳而言即:做一个善良之人,没有恼害他人之心;在此基础上,正直、随顺他人。

处处不满 反目成仇

论云:“凡亲皆成怨敌时,是内存有歹毒心,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时时无谄诳。”

生活中,可能你对某些人非常好,但对方却处处对你不满,甚至反目成仇。

比如:你为了孩子将来考上好大学,对他好心好意地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找最好的学校和补习班,可孩子却对你处处不满。

又如:你孝敬公婆,对他们如同自己亲生父母一般,他们却总是挑你毛病,甚至挑拨关系,最终与你,或令你和丈夫、家人反目成仇。

这是因为我们前世心怀歹毒,经常坑害别人;今世恶业成熟,导致我们在和别人相处时,即使做好事,也总是让人处处不满,甚至反目成仇。

改变的方法:

“今当时时无谄诳”:从现在开始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人,不存欺骗、陷害他人之心。

通过现在的努力改变因缘,慢慢地,我们就会家庭和睦。做事情时,别人也会对你心生感恩之情。

子女不孝

论云:“家庭痛苦临头时,如养子孙杀父母,是恶业刃轮自己,今当恒常生出离。”

我们常看到孩子不孝父母的新闻。这是因为往昔世不孝顺父母;今世恶业成熟,导致子女不孝,甚至伤害父母身体的情况。

改变的方法:

经常修习出离心,慢慢放下对亲朋好友的过分执着。

好友离别

论云:“别离饶益挚友时,是自招引他眷属,恶业利刃轮自己,今莫分离他眷属。”

生活中,挚爱的朋友会经常离开我们,有时是环境逼不得已,有时是因利益而背叛。

这是因为我们前世经常依靠挑拨离间的方式,把别人的下属、朋友勾招到自己这边,使他们关系破裂;今世恶业成熟,导致朋友经常离别、背叛我们。

改变的方法:

不离间他人,经常规劝朋友团结和合。

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论云:“眷属于己邪行时,心想是自散乱致。”

比如:在公司里,你对同事很好,可一有利益冲突,同事就会忘记你的好;你在家里付出了很多,家庭地位却不高;艰难时刻,大家往往会选择舍弃你……

这些不公平的待遇,是因为前世我们的心散乱于外境,很少思惟因果正理;今世恶业成熟,导致自己总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改变的方法:

令自心远离散乱,逐渐安静下来思惟因果正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过河要拜桥

过河要拜桥

有一句成语说过河拆桥,意谓受人帮忙,事成之后,忘恩负义,这是不懂得感恩图报。如果我们能够过河要拜桥,这即是知恩报恩,是给予他人应有的回馈也。走在路上,天气炎热,在树下休息,要感念前人种树,我们后人才...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又无论功夫浅深,功...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圆满的境界,欢喜或不欢喜,高兴或悲伤,总会惹得我们身心纷扰难安。究竟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呢?以下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出口伤人时要懂沉默 孙...

略谈弥勒经典的人本主义精神内涵

略谈弥勒经典的人本主义精神内涵

略谈弥勒经典的人本主义精神内涵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弥勒净土信仰是佛教净士信仰中的重要一支,也是佛教众多法门中的重要法门之一,在中国大乘佛教信仰中具有...

粒米大如山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羸弱多病,只好乞讨过生活。他们不仅家贫如洗,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栖身在废弃的牛棚里面。他们唯一的财产是身上那一件经年累月不离身,又脏又破、不曾洗涤...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拜的占察忏,这只是修行的初步,并不是我们拜了忏,就是修行。当然也算修行,因为你得要先消业障,业障消了,才会有智慧,有了智慧才会修行。 现在我们还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