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人人爱的,他为什么这么舍得?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的摄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内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罗门的教理会因而站不住脚,为了防止这个情况他预先发布命令:「凡是供养佛、接受佛法的人,重罚五百银钱。」大家见了法令,都舍不得这五百银钱,所以当佛与弟子们一入城,家家户户都赶紧关上门。于是连续三日僧众们皆空钵而回。

  到了第四天,有一位婆罗门长者的老佣人,从屋里端出一些已经馊掉的东西准备倒掉,一眼见到佛陀威仪庄严的形象,油然生起恭敬之心。她很想供养佛陀,但是手上仅有的东西既粗糙又腐败,怎能拿来供养尊贵的佛,这如何是好呢?

  正当她踌躇不决时,佛陀微笑放光,欢喜地用钵盛过老妇手上的馊食。并转头告诉阿难:「这位老妇人一心虔诚,因为她虔诚供佛的功德,往后得十五劫生天堂享受快乐,十五劫后下生人间,具出家修行之因缘。」这时老妇的主人正好从屋里出来,听到佛所说的话,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佛便问这位婆罗门长者:「你可曾见过其他不可思议的事?」长者回答:「有啊,一次我们有五百乘马车结伴出游,由于天气闷热,便找了一棵大树遮荫,这棵大树可以容纳五百乘车马而有余荫。树木之大真是不可思议呀!」佛紧接着问:「你可知道这棵大树的种子有多大吗?」长者答:「如芥菜子那么小。」佛说:「这就对了!这就是因小果大的道理。」老妇人的果报同于此理,施佛的因虽小,虔诚清净的信心却大,所以得到这么大的果报。

  长者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佛所说的话没有半句虚言,又见佛的身相放光、庄严无比,就赶紧呼告邻里:「天人导师,佛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他所说的教法,可以引导我们脱离烦恼,大家赶快来吧!」大家一听长者如此说,便纷纷走出屋外,同样被佛的光明庄严所摄受,佛便为他们讲法。

  在场的人都听得法喜充满,也纷纷去缴纳罚款。婆罗门城主感到十分奇怪,钱是人人爱的,大家为什么愿意损失这些钱呢?这其中一定有大因缘。城主因此也受了感动,恭请佛到皇宫说法,一城之人皆受教化。

  佛因老妇的虔诚布施而含笑放光,由于放光的因缘,消除了大家的疑惑,这就是以方便法应机设教。接着,更进一步普施法雨,教导众生解脱之法,这就是破惑除疑,从体起用也。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盘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难说:“不要这么说,阿难!为什么呢?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1、慈力王布施血肉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1、慈力王布施血肉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阿育王的女儿,发心造佛像,现世之中,由“丑女”变“美女”

阿育王的女儿,发心造佛像,现世之中,由“丑女”变“美女”

  阿育王的女儿,发心造佛像,现世之中,由“丑女”变“美女”  道宣律师问一位名叫陆玄畅的天人:“在汉地发现的一些佛像,据说是阿育王的四女所造,此事非幽冥难得知其真实,请问此事究竟如何?”  陆玄...

海涛法师:一亿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一亿里的故事

  古时的印度社会,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  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住民都很富有,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他们按照财产的多少,分成九个阶级居住着,在这...

完美就在当下,无需追求!

完美就在当下,无需追求!

  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想扩大规模又缺少资金,贷款迟迟办不下来,心情不好偏偏又牙疼......清净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国王,经常带着他信任的宰相出游。一次打猎时,被国...

|国王的头等大事

|国王的头等大事

  有一天,波斯匿王风尘仆仆地赶到佛陀所住的祇园精舍。  看着国王浑身上下都是尘土,佛陀有些意外:“大王!看您蓬头垢面,您这是打哪儿来呀?”  波斯匿王无奈地摇摇头,耸耸肩说:“世尊!我忙呀!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