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善生经》中讲如何教育子女

佛陀在《善生经》中讲如何教育子女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

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

二是教授子女正确的处世道理;

三是关心爱护子女;

四是为子女安排好婚姻生活;

五是为子女提供正常的物质条件,满足他们的正常要求。

现代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呢?以下四点意见可参考:

(1)培养子女的感恩观念:什么是好儿女?就是他具有孝顺、尊重、感恩的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让他从小培养感恩的观念,不但知道感谢父母的恩惠、老师的恩惠,也能够感谢社会的恩惠、国家的恩惠。他有这个感恩的观念,就是他的财富,有助他开创未来的美好前途。

(2)培养子女的慈悲胸怀:现在的青年儿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时之狠,赌气、打斗、闹情绪,这样的子女,将来在社会上是不容易获得人缘的,所以最要紧的是让儿女有慈悲的胸怀。例如,教育子女,要教他爱护小动物,教他不欺凌弱小。使他们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如果孩子缺乏慈悲心、博爱精神,将来到社会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气。

(3)培养子女的忍耐力量:要养成子女的良好修养,就要教他忍耐。像兄弟姊妹相处,有时候哪里一个兄弟姊妹多得到一点利益,多得到一点好处,他不要争,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点嫌弃、一点挫折,也不要一直苦恼闹情绪,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将来能成就一切事业的力量。

(4)培养子女的服务精神:今天的社会,不是讲究你个人有多少才能,有多高学历,最主要的是要社会大众能肯定你,能接受你。子女如果有服务牺牲的精神,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就会受到大家的肯定欢迎,才会成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愿普皆回向给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知道自己没有水平去通达宗门教下,觉得自己不行,根机太陋劣,只能靠阿弥陀佛,就一句名号念到底,不受其他法门的影响。他知道阿弥陀佛决定...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长了。现在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信徒在如法的实践「供养」的修行。 所谓「供养」,也不只是指信徒用财物来供养,例如对佛陀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

大如虚空,小如极微

大如虚空,小如极微

细菌,看似一小簇,里面可能就有万千的细菌;蚂蚁,一个小洞,也可能藏有万千的蚂蚁。凡是小的动物,都是集体群居;凡是大的动物,都会分散、独自生活。 一个小池塘,可以有无数的小鱼在里面嬉戏;可是大的蛟龙、...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讲的悟与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谓的悟而言,约可分作五类: (一)艺术的悟 艺术的悟实际上又可称为灵感。不论是文学家、音乐家或画家,他们的创作多半不是...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接引这一愿对我们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这真是表达了阿弥陀佛至极的慈悲。 因为临命终时,是我们最难...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5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5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5:令得成正觉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扬善并抑恶,行举持正觉。表里合一依大乘,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