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子女没有钱用,拼命地为子​女打天

怕子女没有钱用,拼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呢?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

有子不如父,留钱做什么?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八日

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成正觉,而我们仍然轮回六道,昏迷颠倒,整天爱呀、爱呀爱的,情情爱爱,丈夫也放不下,妻子也放不下,子女也放不下,终日在六尘里转。

学佛他没有看得那么重要,家庭却看得那么重要,总是说:“我要负我的责任。”到你死了,谁来负你的责任?简直不懂得算数。知道应该修行,便去修行,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

经文上说:“而佛世尊却具无量神通智慧。”有神通就是有智慧,智慧驾驭神通,神通和智慧是二而不二。你若没有智慧,也不会有神通,此乃是由功德庄严的。

“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你想一想,一生中跟这个有关系,跟那个也有关系,所以被业力缠缚。昔日妄造业缘,今时则被业力所牵,你想脱离三界,业力却不肯放过你──善恶夹杂业,净染夹杂业,人我夹杂业,是非夹杂业,统统来了。人被烦恼所障,生死所缚,所以终日迷迷糊糊。

你想要修行吗?“未到时候哩!”

你想修行吗?“多等一会吧!”

总是拖延:“等多几年,小孩子长大了才算。”

“多等几年,孩子结了婚才算。”

“等我见到孙子再说吧!”

“等孙子结了婚才算。”

“我还未看到曾孙哩!”

这样哪里有完的一天?你们不要被世上虚假的快乐迷住了,所谓“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防。”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拼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

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

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

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

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所以又说:“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钱做什么?”有子女比你更有本事,你留钱给他做什么?子女若不如父,留钱给他,让他去吃喝嫖赌,放逸无度,反而累了他。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我们的心性和佛本是一体,迷与悟却有天渊之别。“静然思之,岂不可耻?”

我们只懂得挂儿挂女,不会挂佛挂菩萨。没有人心里惦念佛菩萨多辛苦,只懂得为自己子女劳碌奔波,供他们读大学,考博士学位,将来出人头地,做个大老板;那时候我有私家车出入,吃得好,住得好,尽情享受。

你有德行那是根本

纵有多少钱,只是末梢

开示于台北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四日

说到这个钱,“若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你拿这些钱去吃喝嫖赌,即是用钱造罪业。人若拿着钱去造罪业,一定是个败家子,绝不是好东西。若是孝子贤孙,绝对不会把金钱浪费,挥霍无度,一点也不守做人的旨趣。所以说不会用者孽难逃──有多少钱就造多少罪;没有这么多钱就不会造这么多罪孽。所以钱多了也好,也不好。

古人说:“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不丧身家不肯罢。”为什么不丧身家不肯罢?因为胆子大了。“财也小,胆也小,后世子孙祸也小,些些事儿自完了。”

又有那么一句话说:“养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你有个儿子比你好,给他留钱干什么?他比你好,自有办法去维持生活。他有他的前途,你做父母的为什么看他没出息,看他不如你呢?反过来说,养的儿子不如父母,你留给他金山、银山、钻石山,结果都被他挖空了,他守不住,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西方人很聪明,他有钱就自己花掉,然后要儿女另想办法,也免得令儿女生依赖心。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你有德行那是根本,纵有多少钱,只是末梢。

所以古人又说:“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我教儿子好好读书。《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说了一首读书的诗:“读的书多胜大丘,不需耕种自然收;日间岂愁人来借,晚间不怕贼来偷。东家有酒东家醉,到处逢人到处留;天旱蝗虫无伤损,快活英雄到白头。”

古来人,读书不为赚钱,只为个“明理”──明白做人的道理;

现在读书人为求“名利”,得到一个博士学位,然后能多赚些钱。

由此可知这“财”字多厉害!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还有很多注经家也都有诸多的讨论,我们看到这些讨论,对我们都很有启发,很有指导意义。 我们念...

海涛法师《六念处的教义》

海涛法师《六念处的教义》

佛世时代的一名大护法--给孤独长者,第一次见到佛陀的过程非常不可思议。有一次他为了儿子的婚事到王舍城去找亲家商量,一到之后,亲家告诉他:实在对不起,平常时候,我一定第一个接待你,但今天实在没时间,因为...

宣化上人:少说社会应酬话

宣化上人:少说社会应酬话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了很多话,可是话说多了,大家听着反而不注意。为什么?因为社会上的风气形成人与人之间,不敢说真话,尽说一些假话。为什么不说真话?因为说真话,没有人欢喜听;对于法嘛,也是这样,一般...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法句经》 我们常常想胜过别人,其实胜了别人,不见得就是真正的胜利者。真正的胜利是什么呢?是自己可以掌握自己、控制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 「能克制...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道? 有一次佛问比丘:怎么才叫不放逸修死想?有一个比丘说:我思惟我只有七年的寿命。佛告诉他:这叫放逸修死想。有个比丘说:我思维我的寿命就只有七个月。...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里发了一个愿,希望在十年之内布施一千万元。 当时这简直像是痴人做梦,然而她在发愿后的十年内,恰如其愿,刚刚好布施了一千万元。满愿后,她对她的先生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