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真理的人

  佛陀上了年纪之后,变得越来越美,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会倾心于他的美貌。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从自我而来的恶念见到佛陀时都会在他的面前逃窜,这样,他们就可以与佛陀合为一体,从而也就和真谛融为一体。

  没有一个见到佛陀的人不是这样,而且,在他的面前人人都会沉溺于爱的大海里。佛陀的面容娴雅而平静,好像是皇家的牙雕像,他的鼻子突出、纤细,显露出雅利安人的血缘特征他的眼睛深邃、湛蓝,显露出他言行举止所恪守的信条。他是一个王子,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王子能和他相比。因为在他左边行走的是般若,右边是爱,周围是一片阳光。他的言词睿智、犀利,即使那些原来抱有讥讽之意的人见面后也会为之倾倒。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正犁着的田边,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犁地的是个富人,一见到佛陀那乞食的样子,就说“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闲者不应得食”。

  “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这样答道。

  “但我们怎么看不见尊敬的乔答摩的犁呀!”那个人轻蔑地说道。

  世尊回答说:“我播下的种子是信仰,犁是理解,鞭子是温柔,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那位婆罗门倒了一碗奶糊(米粉和牛奶的混合物),递给佛陀,说:“请佛陀吃了这碗奶糊,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

  这个人听到真谛以后,再也无忧烦之事打扰,从此一心悟道。

 

点我:

相关文章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

佛陀的开示:做何种坏事就会受到何种报应

佛陀的开示:做何种坏事就会受到何种报应

  从前,有一个信奉佛法的人。他相信菩萨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烦忧,才来到世上的。  一天,他向释迦牟尼佛问道:「尊敬的佛陀!有一种在地狱中受罪的人,被鬼卒从头到脚一一锉斩、捣得粉碎。等到他死去后,...

酒瓮见真情

酒瓮见真情

  有一对新婚夫妇,郎才女貌,相亲相爱,邻居们都非常羡慕。  不久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这天,丈夫从外面办完事回到家中,为了消除疲劳,就对妻子说:“爱妻,今晚咱俩先喝点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来。”“...

布施重在心诚

布施重在心诚

  在原始佛教经典之一的《贤愚经》中,有一则如下的故事。  王舍城旁,住有一位非常穷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在一个每百年才能见到一次佛祖的日子里,南陀虽很想供奉一盏灯火,但用她仅有的钱却只能买到一点...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诗曰:“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

斋主与小沙弥

斋主与小沙弥

  佛在世时,常有人供斋,佛受供后就给那些斋主说法。按律仪,斋主向佛稽首顶礼,求佛说法,佛不在,就请佛的弟子去应供,应供完了也是要说法的。  一天佛领着大比丘众去应供,只留一个小沙弥看家,这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