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照顾他的饮食、汤药。

  婆持加奄奄一息地躺在床榻上,心想:“若有人能医好我的病,我将竭尽寿命,尽心地供养他。”

  就在婆持加辗转思惟之际,突然想到人们常赞叹佛陀是大医王,任何烦恼病痛都能医治,心想此时唯有世尊能救得了自己。所以婆持加以殷重渴仰之心,希望能到精舍求见佛陀。

  悲愍度众的世尊,时时以神通力观察众生,若有受苦者,即前往救拔,为其说法解恼,令其欢喜;若堕三涂恶道者,则施设方便,化导拔济,令其超生人天,得道证果。

  此时,佛陀观察到婆持加长者为病所困,身心俱苦却无人照料,于是放大光明,遍照婆持加全身。在佛光普照下,婆持加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于是以至诚感恩心顶礼,发愿皈依佛陀座下。

  佛陀知道婆持加度化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前往长者家中。婆持加见到世尊突然造访,非常惊讶,立刻从床上起来恭迎如来。

  佛陀坐定后,问婆持加:“今日你所受的苦痛中,何处最剧?”

  长者恭敬地回答:“世尊,我今身心俱受苦恼,片刻难安。”

  佛自念言:“我从旷劫以来,修大悲愿行,誓当疗愈众生身心苦恼。”

  此时,天帝释提桓因已然觉知佛陀心意,即往人烟罕至的香山,采拾珍贵难得的白乳药草,现身供养世尊。佛陀得到此药后,立即给婆持加服用;长者服用后,身心一切病苦顿时消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对佛陀亦生起恭敬、信受之心。后来,婆持加准备了上等美味肴膳,前往给孤独园斋僧;斋毕,亦供养价值百千两金的上好袈裟予佛陀及大比丘众。

  最后,婆持加发广大愿心:“愿以此供养功德回向来世,愿我也能像今日佛陀治愈我身心病苦,疗愈一切众生苦恼,令其身心安乐!”婆持加发愿完,佛陀露出了微笑,并以大神通力从口中发出五色祥光,绕佛三匝后,还从顶入。

  这时,阿难尊者上前合掌请示佛陀:“尊贵的世尊,诸佛如来威仪庄重,从不随意微笑,今日何故破颜微笑?恳请世尊为我们开示其中的因缘。”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阿难,婆持加长者因其病愈,广设珍馐,供养我及诸大比丘。来世他将成就佛道,亦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我因见此因缘,甚感欣慰,所以破颜微笑。”

  此时诸大比丘们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本故事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一》

  省思:

  婆持加因生性瞋恚,即使身染重病,也无人愿意照料,致使身心俱受苦恼。然而因一念忏悔,感得佛陀慈悲救拔,对佛法生敬信心。《佛遗教经》云:“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修行之人,岂能不引以为鉴,勿纵瞋恚,损害道业!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播种真理的人

下一篇:示现苦行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舍物舍身而求法89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舍物舍身而求法89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寻法品 89.舍物舍身而求法  七、寻法品  89.舍物舍身而求法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执政之地上,...

论语别裁  卷一至二--南怀瑾

论语别裁 卷一至二--南怀瑾

《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 三言四语 现在各大专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称号——“三四教授”。假如我们看见一位不认识的教授,想知道这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往往被询问的同学会说:“哦,三四教授。”这句话含有非...

弟弟无意害哥哥业果成熟成驼背

弟弟无意害哥哥业果成熟成驼背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  一者、犯戒私窃偷盗。  二者、负债觝而不偿。  三者、杀生以身偿之。  四者、不喜听受经法。  五者、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  是...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大方等无想经第二卷--昙无谶

大方等无想经第二卷--昙无谶

  大方等无想经第二卷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大云初分大众健度余   善男子。有大云经总持大海三昧大海。如来法印诸佛法城。法界甚深常住不变。不可思议常乐我净。善男子。若有受持书写读诵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