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问: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有两种角度:第一是看中医,把身体调过来;第二念佛、持咒有时可以改变。只有一种情形没办法改变,那就是遗传或是宿世的定业。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无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自己胸膈膨胀,头晕神疲。再不自重,必致吐血。轻则便成废疾,重则或致陨命。反贻人谓汝学佛修行,不唯无益,而反受损。从兹一班无...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是最难对付的。前六识昏迷,不起作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翻滚。这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国王不能发号施令,乱臣...
好多在家菩萨说:「老和尚啊!我们在家学佛真是好苦喔!」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上说:「菩萨有两种: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出家菩萨修行易,在家菩萨修行难。」那个难当然很多,我在这里只举其一种来说。举一反三,请诸位...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生儿育女本来是平常事,本应尽此人伦之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求子不得亦非少见。盼子心切,众所理解。如何才能求子如愿呢?这里说的子,是子女、儿女、孩子...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凡有适意时,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 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因为众生常常一生就是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去奋斗,被这五欲所困厄,从而在娑婆世界轮回不休。 无量劫以来我们习惯了在五欲六尘中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