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供佛,功德尽虚空遍法界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人到达波罗提木叉寺,见到庵摩罗树,上面开了黄金色的花,他就采了一朵花,走到释迦牟尼佛的像前,看释迦牟尼佛的像这么微妙,这么圆满。于是乎他就把这朵花拿来供养在释迦牟尼像前。

  他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这样诚心供养花。

  这时佛涅槃之后还没有很久,证了阿罗汉果的道人还很多。于是供花的人就去问证得六通的阿罗汉了。他问大德:“你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好大利益?”

  这位罗汉就入定观察了。观察完了,他说:“我看到你供养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万亿世,这是一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你的福还没有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

  因为罗汉的神通只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围着凑热闹的人就问阿罗汉说:“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复不出来,就到天上去问弥勒菩萨吧!”

  于是这位阿罗汉一入定,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了,弥勒菩萨说:“这人只受世福,果报还没有尽,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再来跟你说。”

  这是说他以这样心情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还得随你的心,物质的多少在我们世俗的眼中是有关系的,在圣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

  这段故事是说,大家在供养布施的时候,不但给他物质上的供养,还要法供养,愿他不贪着世间的福德智慧,愿他将来一定能成佛,那你这个功德就没有办法说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

  本公众号的转载文章仅作公益性分享,除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

 

点我:

相关文章

看看现在!还是古人善根深厚啊!

看看现在!还是古人善根深厚啊!

  光绪十六年冬,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寺。  一天,大师与一位法师从西直门外向圆广寺方向走去,碰到一个要饭的,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并没...

一个高中老师的果报和忏悔

一个高中老师的果报和忏悔

  不久之前,有一位北部的读者来信,信中提到她先生最近发生的一些非常困扰、且不可思议的遭遇,令人读后不胜唏嘘,也令人深感因果的可怕。现在谨将信中有关的内容摘引如下,以为读者的殷鉴。   愚弟...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

  清丁繁桂  丁繁桂,字小山,是金山的秀才。自幼学习科举业,不谈佛法,也不毁谤。只是父母要为他娶妻,坚决不同意,说:“我有我的志向啊。”亲友暗中观察他,才知道他秘密修行净业已经很久了,先前只是不...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两次蒙文殊菩萨搭救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两次蒙文殊菩萨搭救

  老和尚是在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光阴过得真快,老和尚割爱辞亲,不觉转瞬就是二十多年。自忖道业没有成就,终日随风飘荡,...

这种轮转,愚痴的人并不知道,只有修道人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得出来

这种轮转,愚痴的人并不知道,只有修道人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得出来

  【法句喻经】  舍卫国有一个婆罗门,家境富裕,却很吝啬贪心,每当要吃饭的时候就紧闭门户。有一天烹煮鸡肉作食物,夫妇一同食用,中间坐着一个小孩子,屡次夹鸡肉送进小孩子口中。佛知道这个人过去生修了...

大贤不贤

大贤不贤

  舍卫城中有甲乙两人合做生意,他们把货物装载上车,下乡销售,获利而返。不善的甲商人就思忖道:「长久以来,我的朋友吃粗恶的食物,睡在简陋的地方,身心疲乏,这次回到他家以后,一定会放任吃各种美味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