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归依三宝,得何种福报?

  时,阿那邠祁长者白世尊言:“若使有人出物雇人使事佛者,其福云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长者,乃致斯问,天、人得安,乃能问如来斯义。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说。”时长者从佛受教。

  当时,须达多长者见到四个儿子都归依三宝了,于是就请佛祖开示:如果有人出钱劝人归依三宝,有什么福报啊?

  佛祖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啊,这个问题让人天都受益啊,你认真思考,我为你解说。

  世尊告曰:“有四大藏。云何为四?有伊罗钵龙在乾陀卫,此名一藏,无数珍宝积满其宫;复有斑稠大藏在蜜缔罗国,珍宝积聚不可称计;复有宾伽罗大藏在须赖吒国,珍宝积聚不可称计;复有蠰佉大藏在婆罗柰国,珍宝积聚不可称计。设阎浮地男女大小,各各探抱四年四月四日,取伊罗钵藏者,终不减少;斑稠藏四年四月四日,各来取者,不知减少;宾伽罗藏四年四月四日,各各取者不知减少;蠰佉大藏在婆罗柰国四年四月四日,取者不知减少。是谓,长者,四大宝藏,若阎浮地男女大小,各各探抱经四年四月四日,不知减少。

  佛祖告诉须达多长者:世界上有四大宝藏:

  1 伊罗钵藏,位于乾陀卫

  2 斑稠藏,位于蜜缔罗国

  3 宾伽罗藏,位于须赖吒国

  4 蠰佉大藏,位于婆罗柰国

  这四大宝藏,都藏有无数的珍宝。如果让阎浮提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去搬运宝藏,不停的搬运四年四个月四天,宝藏也都不会减少啊。

  “将来之世有佛名弥勒,出现于世。尔时,国界名鸡头,王所治处,东西十二由延,南北七由延,人民炽盛,谷米丰登。鸡头王治处,绕城七匝有四池水,各纵广一由延,金沙在下;优钵莲华、拘勿头华、分陀利华各生其中,水像金色、银色、水精色、琉璃色。设银水凝冻化成为银,若金水冻化成为金,若琉璃水冻化为琉璃,若水精水冻化为水精。

  将来弥勒佛出世的时候,是在鸡头国,东西长120公里,南北长70公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

  绕城七圈有四池水,纵横10公里,池底都是金沙,水中有很多各色莲花。

  水的颜色也分为四种:金色、银色、水精色、琉璃色。

  水凝结的时候,就不是变成冰了,银水就变成银,金水就变成金,琉璃水就变成琉璃,水晶水就变成水晶。

  “长者当知:尔时,有四大城门;银池水中金作门阈,金池水中银作门阈,琉璃池中水精作门阈,水精池中琉璃作门阈。

  当时, 四大城门,银池就用金做门,金池就用银做门,琉璃池就用水晶做门,水晶池就用琉璃做门。

  “长者当知:尔时,鸡头城中周匝悬铃。是时,铃声皆出五乐之音。尔时,城中恒有七种之声。云何为七?贝声、鼓声、琴声、小鼓声、圆鼓声、鞞鼓声、歌舞声为七。

  当时鸡头城里面到处都悬挂铃铛,这些铃都发出五乐的声音。

  当时,城里经常飘荡着七种声音:贝声、鼓声、琴声、小鼓声、圆鼓声、鞞鼓声、歌舞声。

  尔时,鸡头城中生自然粳米,皆长三寸,极为香美,出众味上。寻取寻生,皆不见所取之处。尔时,有王名蠰佉,以法化治,七宝具足。

  当时,鸡头城里面自然生出梗米,不用人工种植,有三寸长,非常香美,比什么都美味。而且呢,你摘掉之后,它又马上生长出来了,都看不出摘取的痕迹。那个时候,国王叫做蠰佉王,以法治国,也具备了七宝。这个就是转轮圣王了。

  “长者当知:尔时,典藏人名为善宝,高德智慧,天眼第一,皆能知宝藏处所。有主之藏自然拥护,无主之藏便奉上王。尔时,伊罗体龙王、般稠龙王、宾伽罗龙王、蠰佉龙王,是时四龙王主典宝藏,皆往至善宝典藏所,而语之曰:‘欲所须者,我等相给。’时四龙王惟愿奉上四藏之宝,以自营己。时,善宝典主即取四藏之宝,奉上蠰佉王金宝羽车。”

  上次说过,七宝当中有一宝叫做典藏宝,蠰佉王的典藏宝叫做善宝,德高望重,充满智慧,天眼第一,他能看到哪个地方有宝藏。有主的宝藏他就保护,无主的宝藏他就奉献给蠰佉王。

  当时,前面介绍的四大宝藏由四大龙王看管,他们都去见善宝,说: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当时,善宝就取四宝藏的珍宝,供蠰佉王使用。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伊罗在乾陀,蜜絺在般稠,

  宾伽须赖国,蠰佉婆罗国,

  此是四宝藏,种种藏充满。

  尔时当出现,功德之所至,

  奉上彼圣王,金银宝羽车,

  诸神皆拥护,长者受其福。

  这个偈子是前面的重复,我们就不解释了。

  “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教化人民。

  当时,弥勒佛出现在世间,弘扬佛法,教化人民。

  有人说,说了这么多,跟须达多长者有什么关系啊?

  长者当知:尔时,善宝典藏者,岂异人乎?莫作是观!所以然者?尔时藏主者,今长者是也。

  佛祖说:那位善宝,不是别人啊,就是须达多长者啊。

  “时,蠰佉王以金银广作福德,将八万四千大臣,前后围绕,往至弥勒所,出家学道。尔时,典藏亦复广作福德,亦当出家学道,尽于苦际。皆由长者将导四子,使自归于佛、法、比丘僧,缘是功德,不堕三恶趣。复缘此德得四大藏,亦缘此报与蠰佉作典藏主,即于彼世尽于苦际。

  当时,蠰佉王用那些金银财宝,广结善缘,后来带领84000大臣,一同前往拜见弥勒佛,出家学道。

  当时,善宝也广做福德,也出家学道,了脱生死。

  这些都是因为长者引导四个儿子,让他们归依佛法僧三宝。

  因为这个功德,以后都不堕三恶道,

  也因为这个功德,得到四大宝藏,

  也因为这个功德,能够担任蠰佉王的典藏官,在那一世了脱生死。

  所以然者?归佛、法、僧,其德不可量。其有自归佛、法、众者,其福如是。是故,长者,当慈愍有形之类,求其方便,向佛、法、众。如是,长者,当作是学!”

  尔时,阿那邠祁长者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从座起,绕佛三匝,作礼而去,及其四子亦复如是。

  尔时,阿那邠祁长者及四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为什么呢?因为归依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不可限量。所以大家一定慈愍众生,想办法让他们都能有机会归依三宝。

  当时,须达多长者非常高兴,欢喜雀跃。绕佛三匝,礼佛退下。

  他那四个儿子也是一样。大家听了之后,欢喜奉行。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从信佛实修当中受益的同时,作为父母,在自己言传身教的前提下,也可以想办法善加引导自己的子女去信佛呢。

  但是也要注意一个前提:应当观机逗教,耐心等待,可以善巧方便,循循善诱,但不应当强求,更不能用父母的权威去逼迫子女信佛。

  信仰自由,你有你信佛的自由,别人机缘没有具足的时候,你也应当包容他不信佛的自由。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小乘阿含部 第0539部 增壹阿含经五十卷 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救一蚁王,解脱急难

救一蚁王,解脱急难

  (摘自《古史谈苑》蚁王报德)  吴富阳董昭之,过钱塘江,看见一蚂蚁在水中芦上走,想要把它救上船来,船上又没有适当的地方。于是用绳把芦苇系在船上,使蚂蚁终于到了岸上。夜里梦见穿黑衣服的人感谢他说...

小树苗的故事

小树苗的故事

  在波罗奈城,人们纷纷传讲着“柠孛树苗”的故事。  一天,菩萨转生的修行者进城乞求施舍。他一路行走,不知不觉来到了王宫门口。  这时,国王正站在王宫中凭窗眺望,在熙来攘往的人潮中,国王发现修行者...

安隐九法

安隐九法

  安隐九法  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被誉为“佛门双贤”。佛陀时常在比丘大众中赞叹他们说:“舍利弗和目犍连比丘,堪称我的左膀左臂!”  有一年雨季,两位尊者率领五百名比丘在外地游行弘化,并在那里...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  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回拜众童子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回拜众童子

  第一回拜众童子  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个地方名福城,城中有一个长者,年近半百,膝下无子,家境贫寒,日子难度,感其命苦。他听说释迦牟尼佛已成正觉,正在释多林与诸菩萨说法,便跑到佛前,投地就拜,...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之后,便自行剃发出家,发心追随佛陀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