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三眼国参善见比丘

  颈文三道园光由旬

  卍字胸标金轮掌现

  顺机顺法无念无照

  得菩萨随顺灯法门

  因而证得欢喜行住

  善财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声游行,抵达三眼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大都生三只眼睛,故名三眼。他到城市、邑群、聚落、乡村、邻效、市场、川流、平原和山谷等一切诸处,周遍求觅那位善见比丘。

  善财童子看见善见比丘在树林中,来回散步经行。看上去这位比丘正当壮年,精神充沛、健康美貌,面相端正,令人欢喜。他的头发是绀青色,向右旋绕而不杂乱。头顶上有肉髻。皮肤是金色的。在脖子上有三道纹。额头宽广平正,眼目修长而宽广,唇色丹红,齿色洁白。在他的胸前标有卐字。……他的身体特殊妙好,犹如凈居天的天人。他的周身大约有八尺那么大的光圈。还有无量天人、天龙八部等前后围绕着善见比丘。

  这时,善财童子往诣善见比丘,向他顶礼、合掌致敬。说道:“大圣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听慈行童女为我介绍,说你圣者善能开示菩萨道。希望你为我演说:菩萨应怎样学习菩萨行?怎样修行菩萨道?”

  善见比丘回答说:“善男子啊,我年纪既轻,出家又不久①。我这一生中,曾在三十八恒河沙那么多佛的道场中,自凈其意,修清凈行。②“或者在有佛的道场中,我于一日一夜,凈修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场中,我于七日七夜,凈修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场中,我于半月、一月、一岁、百岁、万岁、亿岁、那由他岁,乃至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岁,或者一个小劫,或者半个、一个、百个大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大劫,我都在佛的道场中,听闻微妙无上的佛法。

  “我接受、修行诸佛的教化,来庄严所发的一切大愿,而深入每位佛所证得的道理。我清凈修一切诸行,来满足六种到达彼岸的波罗蜜海.……善男子,我在经行的时候,于一念中,所有一切十方的事物,都完全示现在我眼前。因为我的智慧完全清凈,没有障碍的缘故。……”

  善见比丘在一念中所示现的境界,皆由种种愿力所成就。因为善见比丘得到了无依、无念智慧的缘故,所以他能在一念中无法不现,这一念是心包太虚、周遍沙界的。

  善见比丘接着说:“善男子,我只有知道这一菩萨随顺灯解脱法门’而已。所谓“随顺灯”,就是用无念的真智,顺法顺机而无所不照,可是灯照未必常久,所以善见比丘向善财童子推荐菩萨的“金刚智灯”。

  善见比丘谦虚地说:“如果像那些大菩萨,他们的智慧象金刚灯一样,真正生在佛家,亲证真如,成为法王子。……他们演说甚深微妙的法藏,犹如大海一样,滔滔不绝,没有穷尽的时候。他们放大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一切众生。若有众生见到这些大菩萨,必定能破除一切障碍的大山,拔除一切不善的根本,种植广大的善根。象这样的大菩萨,百千万劫很难遇见,也很难值遇他们出现于世,而我又怎能知道他们的功德行呢?”

  善见比丘向善财介绍说:“善男子,从此向南行去,有一国土,名叫名闻,在沿河岸中,有一位童子,名叫自在主,你可以到他那里去请问:菩萨应怎样学习菩萨行?怎样修行菩萨道?”

  因为善财童子对于善知识,常乐于见闻、承事供养,无有厌倦的时候.于是向善见比丘顶礼、右绕数匝,殷勤瞻仰,目不暂舍。然后告辞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寻访另外一位(第十二位)善知识。

  【注一】我年既少,出家又近:是指善见比丘初入“行位’,故自谦“年少”.又刚离“十住’之家,故云“出家又近”。

  【注二】三十八恒河沙佛所凈修梵行:在第十参慈行童女于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般若法门。在这里,善见比丘于三十八恒河沙佛所,凈修梵行,是表示超过前位。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施护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施护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宋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睹史天宫。与大菩萨众并诸眷属及诸天众梵...

佛说灯指因缘经--鸠摩罗什

佛说灯指因缘经--鸠摩罗什

  佛说灯指因缘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说灯指因缘经   若种少善于胜福田。人天受乐。后得涅槃。是以智者。应当勤心修集善业。言福田者。即是佛也。佛身光明。如融金聚。功德智慧。以自庄严...

诸法无行经--鸠摩罗什

诸法无行经--鸠摩罗什

《诸法无行经》 鸠摩罗什(译) 《诸法无行经》上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人,其名曰:众德庄严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光无障净王菩萨、高山顶自在王...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李崇矩。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尝劝太祖释叛党妻子万余人。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十年。上书告矩阴事。太祖释不问。未几。崇矩为大将军。子继昌。累官左神武大将军。郑伸早死。母诣继昌乞丐...

五字陀罗尼颂--不空

五字陀罗尼颂--不空

五字陀罗尼颂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百千瑜伽中  金刚大师说   圣曼殊童子  五字秘密法...

佛教故事:讨债的儿子

佛教故事:讨债的儿子

讨债的儿子早几年一次到昆明黄土坡那边一位朋友家吃饭时,看到他邻居家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大头儿子,就是医学上讲的脑积水,头大得离谱。后来了解到,周边的人都说孩子的父母做了昧心事,才生了这么个儿子。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