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系心一处,而不会去攀缘五欲六尘。
这句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想得清楚,孤明历历,就是在作修观的功夫。
这种简易而又究竟的方法,来自阿弥陀佛名号内在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无量寿,一个是无量光。一句无量寿就是寂定,可以修止的功夫;一句无量光就是照用,可以修观的功夫。
对于我们来说,有止就有定(止为定因),有观就有慧,所以念佛就是定慧双修。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系心一处,而不会去攀缘五欲六尘。
这句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想得清楚,孤明历历,就是在作修观的功夫。
这种简易而又究竟的方法,来自阿弥陀佛名号内在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无量寿,一个是无量光。一句无量寿就是寂定,可以修止的功夫;一句无量光就是照用,可以修观的功夫。
对于我们来说,有止就有定(止为定因),有观就有慧,所以念佛就是定慧双修。
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普贤菩萨为与会诸大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向释迦牟尼佛提了四个问题:(1)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2)若彼众生,知如幻者。...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因缘和合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因缘条件。以人类生存的条件来说,父母生养我们,是亲情因缘;师长教育我们,是学问因缘;农工商贾...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智慧就会开。别人和他结恶缘,我们不要受人家影响,也和他结恶缘。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要有主...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1) ◎ 印海 著 当释尊说弥勒上生经为弥勒授记作佛后之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就要涅槃。此处说十二年后,表示佛为...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礼。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皆以肉为表示诚孝恭敬之物。世间圣人,不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亦随顺俗情而行,又复谆谆于仁民爱物之道。推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