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钵米饭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去以后,独自入城挨门乞食,整整一上午,竟无人施舍。世尊持空钵而归。

  第二天,世尊又入城乞食,仍无所获。

  第三天,还是一无所获。

  有一位比丘在路上碰到世尊,见世尊脸色异常,好像挨饿的样子,就问世尊:“世尊,今天吃过了吗?”

  世尊回答说:“我乞食三天,未得一匙,现在体虚无力。”

  比丘听罢,无法抑制悲伤的泪水,心想:佛是无上福田,是众生的依靠,今天正好卖掉我的三衣,买一钵饭,供养世尊。

  想罢,就卖掉三衣,买来一钵米饭,急急捧到佛前。

  佛虽知情,故意问他:“比丘!年头这么不好,人多饿死,你从哪里得到这钵白米饭?”比丘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世尊。

  世尊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极尊、极重、极恩,你用它换来米饭给我,这么重的情义,我心领了,但我消受不起。”

  比丘问:“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圣,尚且消受不起,那谁能消受得起呢?”

  世尊说:“比丘,你有父母吗?”

  “有。”

  “你把饭拿去供养父母。”

  “佛尚说消受不起,我父母岂能消受得起?”比丘问。

  佛说:“消受得起!为什么呢?父母生下你,对你恩重如山,因此消受得起。”佛接著问:“比丘,你父母有信佛之心吗?”

  比丘回答:“他们都不信佛。”

  佛说:“今天见到你供养的米饭,他们就会心生欢喜,因此就能发起信心了。你教他们受三归依之后,他们就能消受这钵饭了。”

  比丘虽然很舍不得世尊挨饿,但还是听从了世尊的话。(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显圣故事:鳌头观音

观世音菩萨显圣故事:鳌头观音

  一天,观音菩萨用慧眼四方眺望,忽然看见南粤海域升起一股黑烟,波浪冲天。观音菩萨想,这天下总是不太平,处处有风烟。南粤海域突然升起黑烟,很不正常,说明那里肯定又出了事。于是,驾起祥云,来到了南粤...

宝光天子

宝光天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人体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今天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

狗儿妻魂附幼女破凶案

狗儿妻魂附幼女破凶案

  唐湘清居士撰  张桢是元朝时代的人,在江苏高邮担任县尹的官职。高邮有一个守城的千户,绰号叫做狗儿,家中有一妻一妾,妾向狗儿说了妻的坏话,狗儿就与妾一同把妻崔氏杀死,并将尸体埋在屋后地下,哪知隔了一...

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林园果囿、牛肥马壮,整个国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梵...

《百业经》:因地果时同赞布施

《百业经》:因地果时同赞布施

  译序(摘录)月光国王——因地果时同赞布施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