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在团队中,应该提倡学习榜样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样本人

  人本就是群居动物,团队就是由一群有共同理念的人组成的。

  很少听说不同理念的人能够组成一个团队,所以大家有个共同信仰与共同理念非常重要,这是团队的第一个作用。团队的第二个作用是,团队制度可以传承很多传统。藏传佛教有自己的团队制度,我们叫“大师兄的教育”,就是一个老师带两三个学生,这两三个学生成为老师后又带出几个学生,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这种团队分工很细致,作为寺庙的领导者,很少去干预。但是,我们经常会一起讨论,讨论每个人管的那一块还可以如何去改进,哪些地方还可以有所变动等等。为了更好地把佛教教义应用于社会,为了慈善事业,为了大众利益,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只要对众生、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就愿意付出,都愿意去做。所以,寺庙里的每个人大脑里一直灌输这样的思想核心。

  在教育上,日本人普遍愿意让孩子去经受各种历练。日本小学里,可能班里 30个孩子每个都有机会轮流当班长,而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在团队中建立一种模式,树一个榜样,可能这个班里 30个孩子只有五六个有机会当班长,因为一学期才选一次。

  假如是我,不会用树立榜样的方式来管理团队,团队里的榜样应该是从一群人里产生,最优秀的人变成团队的榜样,不是从上往下指定。在学校里筛选干部,老师说,既然他是最优秀的,你们都愿意听他的,那就让他做班长吧。我觉得,日本人的模式比较好一点,班长的位置只是一个象征而已。

  佛教里有一句话是:“寺庙的黄金法座是没有主人的。”想坐到法座上就看谁有能力。所以,一个所谓的榜样不可能永久是榜样,他的精神很好,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但不能他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不能刻板教条。只能说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有改变,要保留其精神。人本来就会有缺点,人就是人,不要突出他个人,只有精神是永恒的。

  外国曾有一个英雄人物,媒体报道他的英雄事迹时很多人很感动,但认识他的人却说他没有这么好。民众听说他为大家解决了很多事,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像神仙一样,大家就开始反感了。

  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就像我们需要观音菩萨,是需要观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的精神。因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不是凡人,我们不用在他们身上找缺点找毛病。

  所以,在团队中,应该提倡学习榜样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样本人。

 

点我:

相关文章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寺。  一天,印光大师与一位法师从西直门外向圆广寺方向走去,碰到一个要饭的,十五...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八回拜普眼长者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八回拜普眼长者

  作者:妙闻  到胜根国普门城中  参普眼长者理身心  运平等智利益无量  佛欢喜门证善现行  善财童子从法宝髻长者那里,听闻到“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门”之后。便探入一切诸佛无量知见,安住于菩萨...

你受苦多久?决定在于自己

你受苦多久?决定在于自己

有一位高僧酷爱陶壶,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

为解脱而行布施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才行布施。若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所做的种种布施,不名为真正的布施;若为解脱而布施,将来能得无生及涅槃之乐。有智慧的...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3集普度王子行布施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3集普度王子行布施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