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就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

  他那个同学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锅漏匠」的手艺。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他就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于是就找。

  找到谛闲法师,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法师问:「为什么?」「人生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啦!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吧!」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老和尚考虑他年岁太大了,在当时,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体力也衰退了,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念经也念不来,这样,住在寺庙里,让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难过啊!学讲经吧!他不识字,于是,老和尚就拒绝他。结果他就硬赖着:「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这没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就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里。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说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就找一个小庙住下来。」老法师在附近,找几个护法、信徒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个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给他洗衣服,并烧中午、晚上两餐饭。然后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交代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

  这个人没有读书,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字圣号。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个庙里,三年都没有出门,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这就叫精进。

  这一天,他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饭吃完,就跟那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用替我烧饭了。」这老太太心想:师父三年都没有出门,今天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

  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那是个破庙,庙门都是不关的,到庙里,喊师父,没人应,就再去找一找。看见师父站在寮房里,面对着窗户,手拿着念珠。叫喊,他不回应;走到他面前,才知道,他死了!站着死的,念佛往生了。这时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看见人死是站着的,于是赶紧报告那几位护法。这些护法一瞧,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报告谛闲法师。

  那时候没有车,请人去报信,来回需三天。你看他,站着往生,还要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

  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进啦!谛老看了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啦!」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点我:

相关文章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树林的旁边,清泉徐流,犹如一条蓝带缓...

杀生恶报:自作自受的颜复初(20-22)《江慎修居士选录》

杀生恶报:自作自受的颜复初(20-22)《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20. 垂尽为牛的张宜所  鄞县...

不肯承担

不肯承担

  利踪禅师有一次在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叫道:“有贼!有贼!”  叫声惊动了堂内的大众,这时,刚好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出来,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道:  “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学僧推拒道:“禅...

妓女得度

妓女得度

  舍卫城有一位富有的大臣,名叫如闾达。他有三个儿子,每天挥霍无度,经常到娼妓院游荡。日子久了,家中的财富眼看着即将被挥霍殆尽。心急如焚的如闾达于是向国王告状:「大王!由于那些妓女诱惑我的儿子,使我的...

一念弥陀,头顶放光

一念弥陀,头顶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  有一日,他的隔壁有一老人过世,他的子孙为他牵亡。牵亡的时候,仙婆替亡者说话,他觉得很稀奇。莲池...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见《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6年一667年),在终南山创设戒坛。道宣法师持戒严格,道行高超,已经修行达到可以接受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