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他时,年轻比丘告诉他们:‘因为我的欲爱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才忧愁生病。’众人纷纷规劝他,但他就是听不进去,于是大家强行将他带到佛陀面前,禀告佛陀事情的原委。

  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不用忧愁,我会达成你的心愿。’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十分高兴,马上就痊愈了。佛陀带领年轻比丘和众人进城,来到这位女子家中,才发现她已经死亡。家属悲恸号哭,不忍心将她埋葬,所以尸体放了三天,不但肿胀发臭,还流出种种秽物的东西。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你贪恋的美貌女子,现在已变成这个模样了。其实万事万物皆无常,于呼吸间不断地变化。愚痴之人看不见丑恶的内在,不仅迷恋外表而造作恶业,还当成是快乐的事。’于是佛陀说了一段偈语: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年轻比丘看着死去的女子,脸孔肿胀、身体恶臭,令人难以靠近;又听闻佛陀教诲的偈语,体悟到沉迷于爱欲是错误的,于是向佛陀顶礼忏悔。他回到精舍后用功修行,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一同到女子家的所有大众,看见死后的色身污秽不堪,也深信无常的道理,因此止息贪欲而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无常经》云:‘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色身是生灭变幻的假象,不论外表如何美好,皮肉下还是包裹着脏器及分泌物等污秽不净的东西。当老、病来临,色身就开始败坏;一旦死亡,身体立即腐烂,归于尘土。贪爱无常的色身,不是很愚痴吗?不仅色身,天地万物皆无法长存,因此不应为了欲望而起惑造业,枉受苦果。唯一能超越无常的,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精进修行去除垢染,找回这念真心,生命才能无穷无尽。(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5、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5、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般若无尽藏真言--佚名

般若无尽藏真言--佚名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真言注音: nāmóbóqiéfádì,bōlìrě,bōluómìduōyì。 d...

华严金师子章--未知

华严金师子章--未知

华严金师子章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吾祖贤首垂一乘之文。廓十方之奥...

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智度论  有一六通罗汉。随一沙弥于后。负衣鉢囊。沙弥心中自念云。吾当勤求佛果。罗汉即取衣鉢囊自负。使其前行。少顷。沙弥又念佛道久远难成。不如求声闻果。早自解脱。罗汉复以囊置其肩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二回拜偏行外道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二回拜偏行外道

  再到诸都萨罗城  参遍行外道于峰  九十六种无依作  离知见证真实行  这时,善财童子从不动优婆夷那里,闻得妙法之后,更专心忆念他所获得的种种教诲。他完全相信、接受、思惟和观察善知识的教化。 ...

《百业经》:(14)第一辆马车──绕佛三匝得佛授记

《百业经》:(14)第一辆马车──绕佛三匝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婆罗门施主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准备去城中上供下施。当世尊在城中托钵行走时,这位婆罗门施主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威仪具足,顿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