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他时,年轻比丘告诉他们:‘因为我的欲爱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才忧愁生病。’众人纷纷规劝他,但他就是听不进去,于是大家强行将他带到佛陀面前,禀告佛陀事情的原委。

  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不用忧愁,我会达成你的心愿。’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十分高兴,马上就痊愈了。佛陀带领年轻比丘和众人进城,来到这位女子家中,才发现她已经死亡。家属悲恸号哭,不忍心将她埋葬,所以尸体放了三天,不但肿胀发臭,还流出种种秽物的东西。佛陀对年轻比丘说:‘你贪恋的美貌女子,现在已变成这个模样了。其实万事万物皆无常,于呼吸间不断地变化。愚痴之人看不见丑恶的内在,不仅迷恋外表而造作恶业,还当成是快乐的事。’于是佛陀说了一段偈语: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年轻比丘看着死去的女子,脸孔肿胀、身体恶臭,令人难以靠近;又听闻佛陀教诲的偈语,体悟到沉迷于爱欲是错误的,于是向佛陀顶礼忏悔。他回到精舍后用功修行,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一同到女子家的所有大众,看见死后的色身污秽不堪,也深信无常的道理,因此止息贪欲而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无常经》云:‘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色身是生灭变幻的假象,不论外表如何美好,皮肉下还是包裹着脏器及分泌物等污秽不净的东西。当老、病来临,色身就开始败坏;一旦死亡,身体立即腐烂,归于尘土。贪爱无常的色身,不是很愚痴吗?不仅色身,天地万物皆无法长存,因此不应为了欲望而起惑造业,枉受苦果。唯一能超越无常的,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精进修行去除垢染,找回这念真心,生命才能无穷无尽。(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22)屠夫之子 猎人供圣今证圣果

《百业经》:(22)屠夫之子 猎人供圣今证圣果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佛说灯指因缘经--鸠摩罗什

佛说灯指因缘经--鸠摩罗什

  佛说灯指因缘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说灯指因缘经   若种少善于胜福田。人天受乐。后得涅槃。是以智者。应当勤心修集善业。言福田者。即是佛也。佛身光明。如融金聚。功德智慧。以自庄严...

俱舍论   卷七至十三--世亲

俱舍论 卷七至十三--世亲

阿毗达磨俱舍论 第七卷   分别根品第二之五   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   论曰。于何处说。谓契经中。如契经中说四缘性。谓因缘性。...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释法炬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释法炬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时彼比丘。作是念。我...

佛说魔逆经--竺法护

佛说魔逆经--竺法护

佛说魔逆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摩诃菩萨不可计。及欲行天诸色行天净居天人。彼时世尊与无央数众会眷属。周匝围绕而说经法。有一天...

摄大乘论  卷下--玄奘

摄大乘论 卷下--玄奘

《摄大乘论》卷下 彼修差别分第六 玄奘(译)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由菩萨十地。何等为十。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