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对参禅打坐相当投入,还放下家事眷属,在禅堂里一住就是数年,即使逢年过节也不回家,只是一心参究。

  有一天,他终于对有道禅师说:‘我在禅堂里打坐参禅已经六年了,除了身心的舒服愉快以外,为什么始终不明白心地功夫?’

  有道禅师就说:‘现在,禅堂已经不适合你用功办道,你可以到社会尘劳里去找寻你的本来面目吧!’

  王德胜依照禅师的指示,有时站在大马路十字街头,有时就在骑楼巷子口,静静地看着车水马龙的人潮,熙来攘往,车声隆隆。

  有一天夜暮低垂时,他看到一名妇女,怀里已有一个小婴儿,背上又背着一个小孩,手中牵着一个幼童,另外一只手还拉着行李。妇女的面容疲倦,举步艰难。王德胜看到这位妇女辛劳的样子,很想上去帮忙,碍于世俗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虽想跨步向前,却犹豫了。就在那一瞬间,王德胜廓然大悟。

  王德胜立刻回到寺里告诉有道禅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有道禅师说:‘你明白了什么?’

  王德胜说:‘脚踏大地,头顶青天。’

  禅师又问:‘除去头脚,踏在何处?顶着什么呢?’

  王德胜再说:‘芸芸众生。’

  有道禅师追问:‘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王德胜不甘示弱地说:‘不离世间!若心无众生,蒲团上便无清净法身佛。’

  禅师闻言,呵呵大笑。

  自此以后,有道禅师总是告诉那些喜好参禅打坐者:‘一个禅者,双眼看不到芸芸众生愁苦的面容,两耳听不到芸芸众生悲苦的音声,心意感触不到芸芸众生的需求,就不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菩萨禅者了。’

  所以,禅不是自了汉,不是只顾自己而已。假如能够立大愿心,为众生解除苦难,那才是真正的彻悟吧!

 

点我:

相关文章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一篇 禅宗话头玄机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一篇 禅宗话头玄机

破禅的智慧 第一篇 禅宗话头玄机   台湾正流行参禅热,其盛况一如“传灯座上花常茂”。名山大刹,远离滚滚红尘,加上老和尚谆谆善诱:做人做事不可以作伽...

仁清法师:病人将终之时,一发千钧,要紧之极

仁清法师:病人将终之时,一发千钧,要紧之极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第三条是注意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大事啊。“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

《百业经》:(89)萨Ra那  前世鞭打今生受报

《百业经》:(89)萨Ra那 前世鞭打今生受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怡僧法师:佛教的正法指什么

怡僧法师:佛教的正法指什么

佛教的正法指什么  在许多经书里和各种方式的修持里都经常谈到“正法”,学佛的人们经常说要看正法的书,要修行正法。 一般人认为不是邪教那就是正法...

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遇到大迦叶并出家

著名哲学家皈依佛门的神奇经历遇到大迦叶并出家

  佛祖有四大弟子仍住世人间,英国博士见到其中之一的迦叶尊者!  那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伦敦学术研究会召开年会的第一天早上,许多从事研究科学、哲学、法学、神学的英国著名博士,纷纷来到研究中心,准备...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对欲望厌患而去世的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