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世杀牛,他们多世受报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最小的妾叫做毗舍离,才智双全,波斯匿王把她当妹妹看待。她有三十二个儿子,都力大无穷。最小的一个,乘象过桥,碰上宰相的儿子,就把他摔伤在桥下。宰相子怀恨在心,暗中谋划报仇,制成三十二条七宝马鞭,内藏利刃,到毗舍离家,每人各赠一条。又偷偷报告国王,说这三十二个人,天下无敌,现在阴谋造反,马鞭里都藏着利刀。国王派人搜查,果然马鞭里藏有暗器,就立即斩下了三十二人的头。然后把人头封得严严实实,送到毗舍离家。

  这一天毗舍离正在请佛斋僧,看见国王送东西来,以为是帮助斋戒,非常欢喜,想要打开,佛不准她打开,等僧人饮食完毕以后,佛就对她说法,毗舍离得阿那含果。这时才打开盖子,看见了三十二颗头,因为断除了爱欲,就不生仇恨心。三十二人的妻家都是大豪贵,集合兵马,决心报仇。国王非常恐惧,逃到佛的住所,兵马就围住了祇洹,寻找机会,要杀国王。阿难启问其中缘故,佛说:“过去世时,这三十二个人一起偷了一头牛,走到一个老太婆家里,老人很高兴,为他们准备杀具,大吃一顿。

  当时的牛就是现在的国王,偷牛的人就是现在的三十二人,老婆婆就是现在毗舍离。因为三十二人杀牛,所以以后多世就被牛杀;因为老婆婆见杀牛欢喜,所以就多世常常看见三十二人被杀而愁苦。”三十二家亲族听佛所说,愤怒顿息,不敢再杀国王,一起向国王忏悔罪过。国王也赦免了他们的罪。

  三十二人出身豪贵,都有前因。佛说:迦叶佛时,有一个女人,用香涂塔,三十二人一起帮助她。所以多生以来,他们经常生在贵族家庭,并且互为母子。现在遇佛,又各得道果。

 

点我:

相关文章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便截然不同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便截然不同

  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  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他见几...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法句经·世品第167偈颂)  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  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

大臣命终

大臣命终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五个大臣。其中一个大臣一再请求佛陀到自己家中应供,佛陀都没有受请,因此拜托国王出面礼请。佛陀到他家后,跟众人说:“这个大臣今天将会命终,如此,则明日又有谁会奉佛植福呢?”  这...

五台山:高僧诚慧大师传

五台山:高僧诚慧大师传

  1 文殊赐子 辞别双亲 潜心道业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亲没有子嗣,三度往五台山祈愿求子,于是感得了身孕,生下了他。诚慧法师生时,相貌非常的奇特,不同凡俗,等到了...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

佛教故事:《大毗婆沙论》中有一则故事

佛教故事:《大毗婆沙论》中有一则故事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了许多婆罗门参加婚礼。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时,佛对阿难说:“现在你随我一起去。”快到因儒童家时,那些婆罗门远远见佛来了,就说:“今天是因儒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