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恶行,被鬼跟六世只为报仇

  特别提示:本文是《现果随录》中《支庠友以误伤人命禄籍顿消》的白话版。

  嘉善地方一位姓支的读书人,以才学出名。己酉年的夏天,到嘉兴参加科举的考试。有一天白天见到一个鬼,走进他的肚子里,他就倒在地上。他嘴里发出北方的口音,向自己索命。陪他去考试的家僮,赶紧雇船把他载回家去。

  回家之后,家里就请幽澜寺的住持西莲法师来解救。西莲法师问鬼说:‘你是何方的邪鬼,居然敢来缠扰支相公呀?’

  鬼高声回答说:‘我不是邪鬼,因为和他有宿世的冤仇。现在时节因缘到了,所以特别来索他的命。’

  西莲法师就问原因。鬼说:

  ‘我在明朝初年,在徐中山的部门下当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姓姚。姓姚的见到我姓汪的妻子美丽,就起了坏心眼。当时刚好某处有贼兵叛乱,姚将就派了七百名老弱残兵,叫我带队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于是姚将就强收我的妻子,我的妻子因而自缢。这个深仇大恨,我是一定要报的。

  ‘然而姚将不久之后,悔恨自己的罪恶而发心修行,结果转生成为高僧。接著又转生为大文豪,第三世又成为持戒的僧人,第四世变成乐善好施的大富人,使得我都无法报仇。现在这第五世,命中应当今年及明年都能上科榜的。但是由于他在某年,写诉讼状伤到了余杭县四位卖茶的,冥府就把他的禄位名籍削去,所以现在我能够来向他索命了。’

  西莲法师听他讲得头头是道,于是就开示他说:‘你讲得有凭有据,相信不会是诬赖支相公。不过我们佛教里面,有无上微妙的诵经消忏之方法,可以替你解除宿世的冤业,转生到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

净空法师:苦从哪里来的?乐从哪里来的?

净空法师:苦从哪里来的?乐从哪里来的?

佛救众生,救些什么?「生老病死众苦恼」。这是一切经里头常常告诉我们的,三界六道有三种苦,第一种叫苦苦,第二种叫坏苦,第三种叫行苦,这个苦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总而言之...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4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4

民国王景枬  王景枬,字梓庭,是湖南武冈人。幼年颖悟,科举时,因为制艺有名,跟他交往的多有斐然成章。因为屡试不成功,就归隐讲学,绝不参与乡里是非,世人称赞他。王性情沉厚,人有欺侮的,就说:“有容德...

【放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佛教说的放下?

【放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佛教说的放下?

放下(佛教解释)  放下,是指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或者是搁置;停止进行。放下,现在不单单指行为上的放下,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  佛教的放下是指放下心中的执著。金刚经中的“心无所...

佛教故事:龙女行云化干旱

佛教故事:龙女行云化干旱

  话说有一天,一个名叫沙门跋陀的僧人来到普陀山拜谒观音菩萨。这位僧人来自西域,执意要到中土传教。可是到了中土以后,由于语言隔阂,他在传法讲经时,人们不知他讲些什么,加之当时中土人信佛者甚少,所以...

呷绒多吉上师:一颗糖,我们必须要真正地吃到它,

呷绒多吉上师:一颗糖,我们必须要真正地吃到它,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34):如果我们对佛法感兴趣,想要进一步修行佛法,首先就要皈依。什么是皈依,为什么要皈依,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皈依,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