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初在澧州洛浦山(又称乐普山)元安禅师座下作维那。

  一日,休静禅师白槌普请(击槌召集大众参加劳动),吩咐众人道:“上间般(搬)柴,下间锄地。”

  当时,首座和尚便问他:“圣僧作甚么?”

  休静禅师道:“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

  首座和尚一听,便休。

  休静禅师后投洞山良价禅师座下。

  一日,休静禅师入室参请,问洞山禅师:“学人无个理路,未免情识运为。”

  洞山禅师反问道:“汝还见有理路也无?”

  休静禅师道:“见无理路。”

  洞山禅师便进一步追问:“甚处得情识来?”

  休静禅师道:“学人实问。”

  洞山禅师道:“恁么则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休静禅师疑惑不解,问道:“万里无寸草处,还许某甲去也无?”

  洞山禅师道:“直须恁么去。”

  休静禅师言下有省。

  后来有一次,休静禅师正在搬柴。洞山禅师一见,便一把抓住他,问道:“狭路相逢时如何?”

  休静禅师道:“反侧!反侧!”

  洞山禅师一听,知道他已经彻悟了,遂印可道:“汝记吾言,向南住,有一千人;向北住,止三百而已。”

  休静禅师最初住福州东山华严寺,座下徒众果然满一千人。不久,休静禅师又应后唐国主庄宗李存勖之请,入帝都弘化,其徒众果然只有三百人。

  一天,庄宗请众僧入内赴斋,休静禅师亦在其中。庄宗见其他大师大德都在看经,唯有休静禅师及其徒众 不看经,觉得很奇怪,便问:“师为甚么不看经?”

  休静禅师道:“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国家太平,政通人和,无为而治,既用不着传天子之令,也用不着唱太平歌,因为这一切都是多余的)。”

  庄宗道:“师一人即得,徒众为甚么也不看经?”

  休静禅师道:“师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庄宗又问:“大师大德为甚么总看经?”

  休静禅师道:“水母元(原)无眼,求食须赖虾。”

  庄宗道:“既是后生,为甚么却称长老?”

  休静禅师道:“三岁国家龙凤子,百年殿下老朝臣(皇帝虽然年少,只有三岁,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百岁的老人年纪虽大,在殿下犹得称臣)。”

  休静禅师晚年游方于河朔,后于平阳示灭。荼毗后,获舍利无数,徒众分建四塔:一晋州,一房州,一终南山逍遥园,一华严寺。谥宝智禅师。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佛教故事: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2018-03-20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

海涛法师:真正的祸福是什么 一亿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真正的祸福是什么 一亿里的故事

  古时的印度社会,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  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住民都很富有,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他们按照财产的多少,分成九个阶级居住着,在这...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優婆夷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婆夷  海城参具足优婆夷  座延无量安一小器  涌出食物素食皆足  福德藏法无违逆行  这时,善财童子观察思惟着善知识所赐予的教诲:好象大海一样,能承受大云和大雨的滋润,从来...

《百业经》:(20)梳发女 同佛母愿精进第一

《百业经》:(20)梳发女 同佛母愿精进第一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