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典。这些经典称为佛的法身舍利,与世间的善书不同。世间的善书只是知道谋及自己的身家、知识技能,而佛书是直接拯救人的法身慧命;世间的善书只是谈论今世这一...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三) 【又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如来的智慧...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6) ◎ 印海 著 菩萨八十种好中,每一种好,有五百亿宝色,也如前文三十二相中,经过发心修,长时修,无间修,殷重修,无余...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众生业重,所感天灾人祸,相继频仍;人民困苦,不堪言状。每有欲谋径路,求出离者,仍苦魔外纵横,异说纷纷,莫衷一是;稍不选择,便入歧途,又难免遭不堪设想...
能说我有境界,听到虚空中有人在说话。那简直是着魔,不是入定。修道人,要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连自性都不认识,还要另外头上安头,弄出一个神或菩萨,这是错误的思想...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法门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故。比较而言,菩萨圣众智慧深厚,比凡夫众生更易信受净土法门。听闻念佛法门,言下领悟,无须反复劝信。而对浊世凡夫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