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 《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和守道上来谈禅宗的特色。 首先要各位了解:禅和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了解实践以后,究竟有什么利益?了解禅,有了禅以后,我们的生活烦恼会减少,对事情的看法...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57:处地狱代受苦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菩提萨摩诃,本师即佛陀。为众勤普度,代受地狱苦。断离苦厄依大乘,...
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
五台山西台顶有个法雷寺,法雷寺有个文殊菩萨的洗钵池。洗钵池有个传说:明朝的时候,法雷寺有个老师父带了个小徒弟,这个小徒弟一开始发心还很好,后来慢慢妄想就很重了,开...
永惺长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很感谢佛陀的慈悲光明,帮我们集合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来共结法缘!有人问我:到香港来的目的是什么?香港的各位大家,在物质上的金钱财富都非常的具备,我希望能再赠送给各位一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