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

  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除非你再来,我等着你。”

  栽松道人听了,离开了四祖,走到小河边看到一女子洗衣服,就问:“我可以借宿一宿吗?”

  得到应允后就投胎在洗衣少女的肚子里。

  那时少女未婚怀孕是可耻事情,少女的父母把她赶出了家门。她白天在村子里给人当佣人,纺线织布,晚上则随便找一家店铺的屋檐底下过一宿。

  几个月后,她生下孩子,也觉得非常秽气,不吉祥,于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鲜嫩明好,底气很足,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怀里。她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

  转眼间这孩子便长到了七岁。

  有一天,她带着孩子乞讨,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出家人。这位出家人就是四祖道信禅师。

  四祖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个孩子。发现这孩子骨相奇特,感叹道:“这不是个平常的孩子,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后,他必定会大作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处。”

  于是便问小孩:“你是什么姓?”

  小孩道:“是佛性。”

  四祖又问:“你难道没有姓吗?”

  小孩道:“性空,故无。”

  四祖听了,暗自高兴,知道这孩子是个法器,于是命侍者来到孩子的母亲身边,请求她答应让这个孩子出家。孩子的母亲想起这孩子的身世以及发生在他上的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知道这一切都是宿世的因缘,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四祖的请求,把孩子舍给四祖作弟子。四祖遂给他起了法号“弘忍”。  

  弘忍禅师出家后,便住在双峰山,奉事四祖。

  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同学经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处之。他心量宽宏,慈悲仁愍,纯洁无瑕,不谈人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处在觉照当中,而且经常干苦活重活儿,甘为大众服务。白天混迹于大众中,干各种杂活儿,晚上则摄心打坐,通宵达旦,精进修行,经年累月,不曾懈怠。

  弘忍禅师的人品、精进和悟性,使他渐渐地成为同道们的学习楷模。四祖经常给他开示顿悟之旨,不断地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很快地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终于因缘成熟,四祖把他的法衣传付了弘忍禅师。弘忍禅师也就成了中土禅宗的五祖。付法的时候,四祖说了一首偈语: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弘忍禅师得法之后,不久开法于黄梅冯茂山,又称东山,大启法门,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

  弘忍禅师门下培养了十位得意的弟子,包括神秀、慧能、智诜、老安、法如等,有五位弟子被敕封为国师。

  知识点

  二十七相:四祖道信禅师当年遇到弘忍,发现这孩子骨相奇特,感叹道:“这不是个平常的孩子。细看,三十二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种,虽然他的相貌不及佛圆满,但是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后,他必定会大作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处。”

  十大弟子:弘忍禅师门下培养了十位得意的弟子,契入五祖心法,弘扬东山法门。

  栽松塔:贞元(785- -804) 年间,四祖寺僧为纪念五祖弘忍大师的前身种松道者,仿南阳慧忠国师首创的无缝塔模式,建造了蛋形石塔——种(栽)松塔,以供祭祀。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念佛消魔障与附体

净空法师:念佛消魔障与附体

二十多年前,有个同修来找我,说他魔障现前,有冤鬼跟着他。他着了魔,精神恍惚、坐立不安。来找我之前,他曾经求过很多法师,跑过很多道场,每个法师教给他一个方法。有的法...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问: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九倍,等他断气后再进行助念比断气前更容易搞定。那临终助念是在断气前进行?还是等他即将断气之时或断气之后,再进行助念...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八回拜普眼长者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八回拜普眼长者

  作者:妙闻  到胜根国普门城中  参普眼长者理身心  运平等智利益无量  佛欢喜门证善现行  善财童子从法宝髻长者那里,听闻到“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门”之后。便探入一切诸佛无量知见,安住于菩萨...

其它法师: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里

其它法师: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里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里 明空法师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来自世...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我们在第二觉悟里曾讲过‘多欲为苦’,说...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2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2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