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李崇矩。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尝劝太祖释叛党妻子万余人。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十年。上书告矩阴事。太祖释不问。未几。崇矩为大将军。子继昌。累官左神武大将军。郑伸早死。母诣继昌乞丐。家人诟逐。继昌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李崇矩》及《继昌传》)

  李崇矩 宋朝 上党(地当江苏省 宿迁县境)人,字守则,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官任琼、崖、儋、万这四州的都巡检使,当时众多贼寇到处扰动,崇矩一一到其洞穴,招抚安慰,贼众都感化归附。后来任金吾街仗兼六军伺事。去世后谥号元靖。

  李崇矩信奉佛教,心地仁厚,时常斋供僧人饭食,多达七十万,平生修造佛像,兴建寺庙更多。宋朝初年,朝廷拘捕乱党妻子一万多人,崇矩劝请太祖,特予开释,免除罪刑,一万多人的性命,因而获救。

  李崇矩有一食客郑伸,寄食在门下,已有十年,不料此人心性阴险,竟然上书奏告崇矩坏话,说他秘密行事,幸而宋太祖明察,不予采信,不加追究,事情得以平息。

  事后不久,崇矩升任大将军,其子继昌,贤德孝顺,有乃父风范,官任如京副使。真宗时,累官左神武大将军,个性谨慎仁厚,办理政治,崇尚宽仁简约,所到地处,都深受百姓感恩怀念。

  至于那食客郑伸,却短命早死,遗下老母,孤苦无依,流落街头,到处行乞。有一天来到继昌家求乞,家人知道她是那忘恩负义的食客—郑伸的母亲,非常气愤,便诟骂驱逐她,继昌阻止家人,非常怜悯她的遭遇,便送白金百两,救济她,使她得以维持生活安定,以度余年。时人都感动称叹继昌宽厚仁慈的德量。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过去两次堕入地狱的经历

释迦牟尼佛过去两次堕入地狱的经历

  首度行自他交换的佛陀  以前,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还是一个凡夫俗子的时候,转生时曾经堕落到地狱。他在地狱里,和几个众生在一起,其中有一个叫做嘎马日巴的,狱卒把他们两个当做牛马一样奴役,要他们一...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树林的旁边,清泉徐流,犹如一条蓝带缓...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佛陀於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认為:「天底下最...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 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 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能愿比丘的愿力

能愿比丘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江慎修居士选录》:6、去残免天萧震放生救物延寿

《江慎修居士选录》:6、去残免天萧震放生救物延寿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6、去残免天萧震  平阳萧震,少梦神人,告以年止十八。至十七,父帅蜀,不欲从,父强之行。至蜀,蜀中帅莅任,例进玉筋羹。取乳牸,烙铁钳乳,乳出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