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的他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照顾他的饮食、汤药。

  婆持加奄奄一息地躺在床榻上,心想:“若有人能医好我的病,我将竭尽寿命,尽心地供养他。”

  就在婆持加辗转思惟之际,突然想到人们常赞叹佛陀是大医王,任何烦恼病痛都能医治,心想此时唯有世尊能救得了自己。所以婆持加以殷重渴仰之心,希望能到精舍求见佛陀。

  悲愍度众的世尊,时时以神通力观察众生,若有受苦者,即前往救拔,为其说法解恼,令其欢喜;若堕三涂恶道者,则施设方便,化导拔济,令其超生人天,得道证果。

  此时,佛陀观察到婆持加长者为病所困,身心俱苦却无人照料,于是放大光明,遍照婆持加全身。在佛光普照下,婆持加感到身心清凉,顿时省悟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胜,于是以至诚感恩心顶礼,发愿皈依佛陀座下。

  佛陀知道婆持加度化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前往长者家中。婆持加见到世尊突然造访,非常惊讶,立刻从床上起来恭迎如来。

  佛陀坐定后,问婆持加:“今日你所受的苦痛中,何处最剧?”

  长者恭敬地回答:“世尊,我今身心俱受苦恼,片刻难安。”

  佛自念言:“我从旷劫以来,修大悲愿行,誓当疗愈众生身心苦恼。”

  此时,天帝释提桓因已然觉知佛陀心意,即往人烟罕至的香山,采拾珍贵难得的白乳药草,现身供养世尊。佛陀得到此药后,立即给婆持加服用;长者服用后,身心一切病苦顿时消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对佛陀亦生起恭敬、信受之心。后来,婆持加准备了上等美味肴膳,前往给孤独园斋僧;斋毕,亦供养价值百千两金的上好袈裟予佛陀及大比丘众。

  最后,婆持加发广大愿心:“愿以此供养功德回向来世,愿我也能像今日佛陀治愈我身心病苦,疗愈一切众生苦恼,令其身心安乐!”婆持加发愿完,佛陀露出了微笑,并以大神通力从口中发出五色祥光,绕佛三匝后,还从顶入。

  这时,阿难尊者上前合掌请示佛陀:“尊贵的世尊,诸佛如来威仪庄重,从不随意微笑,今日何故破颜微笑?恳请世尊为我们开示其中的因缘。”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阿难,婆持加长者因其病愈,广设珍馐,供养我及诸大比丘。来世他将成就佛道,亦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我因见此因缘,甚感欣慰,所以破颜微笑。”

  此时诸大比丘们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本故事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一》

  省思:

  婆持加因生性瞋恚,即使身染重病,也无人愿意照料,致使身心俱受苦恼。然而因一念忏悔,感得佛陀慈悲救拔,对佛法生敬信心。《佛遗教经》云:“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修行之人,岂能不引以为鉴,勿纵瞋恚,损害道业!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一亿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一亿里的故事

  古时的印度社会,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  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住民都很富有,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他们按照财产的多少,分成九个阶级居住着,在这...

发心有多大,就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

发心有多大,就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

发心有多大,就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  在《法句譬喻经》里,记载着商人波利与海神之间,一段很有智能的对话:  有一次,大商人波利与五百个商人一同入海寻宝,船行驶到海中央,忽然间海神从海底冒了出来,手捧着一...

《百业经》:一个贱种人(62)

《百业经》:一个贱种人(62)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不可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不可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释明度住并州石壁寺,家世如何,姓甚名谁,那乡人氏,在佛教史传上皆未详载,只知道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  这位法师,就当时整个佛教的建树来说:在佛史上虽没有他的记载,但根据他的行履来说,他对佛教...

四种马

四种马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安居,见到比丘们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利喜。  「在王舍城内有四种马:  第一种马,看见主人的鞭影,立刻知道急速行驶,善于观察地形,体会驭马...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清思岸  思岸,字愿登,是杭州钱塘谢氏的后人。少年学儒,是秀才,觉悟到世间无常,就皈心三宝。宗门教下的知识人,都差不多参访遍了。后来听到玉峰法师的开示,要求脱离苦难,只有念佛一法,最容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