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亲口说

  释惠镜,宋朝山东淄州人。在蓝田悟真寺出家,平日念佛,欣慕西方净土。平时吃些简单的素食,修习种种的苦行。他生来手巧,自己雕塑了释迦牟尼佛像和阿弥陀佛像各一尊,惟妙惟肖,每日虔诚地供养礼拜。

  到了67岁那年的正月十五晚上,他梦到一位沙门,全身金色,问他说:“你想见西方净土吗?”“想见!”“还想见到阿弥陀佛吗?”他答:“很想见到!”于是沙门把一个钵给惠镜,说:“你可以往这个钵里看。”惠镜一看钵,钵中忽然现出广大无边的庄严佛国净土。黄金为地,金绳界道,宫殿楼阁,重重无尽;菩萨圣众自由自在地游止其中;数不清的菩萨海会众围绕着阿弥陀佛,听佛说法,种种圣境,跟经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看完钵中胜景,沙门在前引路,让惠镜在后跟从,渐渐走近佛前。两人到了佛前时,沙门忽然隐没不见。惠镜合掌恭敬立于佛前,一心凝视眼前庄严相好的佛,目不暂歇,佛言:“你认识给你带路的沙门吗?”惠镜答:“不认识。”佛言:“他就是你所造的释迦牟尼佛像啊!你可认识我?”他答:“不认识。”。

  佛说:“我是你所造的阿弥陀佛像。譬如世间父母有很多的孩子,孩子们年幼无识,出外嬉戏,不小心堕于深泥之中。父亲纵身跳下,拔出陷入深泥的孩子,抱他们上岸;母亲在岸边,抱紧孩子们,给他们吃喝玩物,教导诱使他们不再堕入深泥。我们也是如此,释迦佛在娑婆教化浊恶愚痴的众生,引导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则在西方净土摄取众生,使之不再退返六道轮转。”

  惠镜听到佛的开示,欢喜踊跃,想要继续听佛开示,可是忽然却什么都看不见了。

  惠镜梦醒之后,法喜充满,身心安乐,如入禅定,更加虔诚地礼拜供养两尊佛像。

  后来,惠镜又有一次在梦中见到以前的沙门,沙门说:“你12年之后,将往生弥陀净土。”听到这样的预告,惠镜心生大欢喜。昼夜精勤用功念佛,身心不怠,到了79岁的时候,果真安然往生了。往生之时,隔壁僧人梦到有百千圣众,自西而来,迎接惠镜往生西方。美妙的音乐在空中盘旋不歇,当时听到音乐的人很多。

  “释迦如父我如母”,阿弥陀佛亲口对惠镜说的这句话,让人听来感动莫名,心头温暖,如春晖迎面。父亲在家庭中一般是智慧严肃的角色,而母亲往往是慈爱柔和的角色。释迦如父,正显明了释迦佛八万四千法门,通通是以智慧门折服众生;一切众生本不具备以智慧而了生死的根性,只有如母亲般至极慈悲的阿弥陀佛,能以其慈悲的救度,令一切众生渡过生死大海!(摘自《悟真寺高僧传》)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无著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无著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隋南天竺三藏法师达摩岌多译 无著菩萨造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闻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净慧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净慧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修正版 净慧法师 序 言   以前发表的净慧法师浅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根据录音整理。经净慧法师认证,重新核对校勘,不影响浅释内容原义。如果前后有文字不符时,以此为准。...

解析《心经》之般若--正果法师

解析《心经》之般若--正果法师

解析《心经》之“般若” 正果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 《心经》在佛教中属于般若...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回拜毗目瞿沙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回拜毗目瞿沙

  作者:妙闻  摩顶执手佛剎现前  悟真凈智卷舒自在  得菩提无缘幢法门  故而能证入童真住  这时,善财童子一路上随顺思惟着菩萨的正教和清凈妙行,渐渐向南游行,到达那罗素国,就各处寻访毗目瞿沙...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支曜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支曜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后汉三藏法师支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