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亲口说

  释惠镜,宋朝山东淄州人。在蓝田悟真寺出家,平日念佛,欣慕西方净土。平时吃些简单的素食,修习种种的苦行。他生来手巧,自己雕塑了释迦牟尼佛像和阿弥陀佛像各一尊,惟妙惟肖,每日虔诚地供养礼拜。

  到了67岁那年的正月十五晚上,他梦到一位沙门,全身金色,问他说:“你想见西方净土吗?”“想见!”“还想见到阿弥陀佛吗?”他答:“很想见到!”于是沙门把一个钵给惠镜,说:“你可以往这个钵里看。”惠镜一看钵,钵中忽然现出广大无边的庄严佛国净土。黄金为地,金绳界道,宫殿楼阁,重重无尽;菩萨圣众自由自在地游止其中;数不清的菩萨海会众围绕着阿弥陀佛,听佛说法,种种圣境,跟经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看完钵中胜景,沙门在前引路,让惠镜在后跟从,渐渐走近佛前。两人到了佛前时,沙门忽然隐没不见。惠镜合掌恭敬立于佛前,一心凝视眼前庄严相好的佛,目不暂歇,佛言:“你认识给你带路的沙门吗?”惠镜答:“不认识。”佛言:“他就是你所造的释迦牟尼佛像啊!你可认识我?”他答:“不认识。”。

  佛说:“我是你所造的阿弥陀佛像。譬如世间父母有很多的孩子,孩子们年幼无识,出外嬉戏,不小心堕于深泥之中。父亲纵身跳下,拔出陷入深泥的孩子,抱他们上岸;母亲在岸边,抱紧孩子们,给他们吃喝玩物,教导诱使他们不再堕入深泥。我们也是如此,释迦佛在娑婆教化浊恶愚痴的众生,引导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则在西方净土摄取众生,使之不再退返六道轮转。”

  惠镜听到佛的开示,欢喜踊跃,想要继续听佛开示,可是忽然却什么都看不见了。

  惠镜梦醒之后,法喜充满,身心安乐,如入禅定,更加虔诚地礼拜供养两尊佛像。

  后来,惠镜又有一次在梦中见到以前的沙门,沙门说:“你12年之后,将往生弥陀净土。”听到这样的预告,惠镜心生大欢喜。昼夜精勤用功念佛,身心不怠,到了79岁的时候,果真安然往生了。往生之时,隔壁僧人梦到有百千圣众,自西而来,迎接惠镜往生西方。美妙的音乐在空中盘旋不歇,当时听到音乐的人很多。

  “释迦如父我如母”,阿弥陀佛亲口对惠镜说的这句话,让人听来感动莫名,心头温暖,如春晖迎面。父亲在家庭中一般是智慧严肃的角色,而母亲往往是慈爱柔和的角色。释迦如父,正显明了释迦佛八万四千法门,通通是以智慧门折服众生;一切众生本不具备以智慧而了生死的根性,只有如母亲般至极慈悲的阿弥陀佛,能以其慈悲的救度,令一切众生渡过生死大海!(摘自《悟真寺高僧传》)

 

点我:

相关文章

太阳五日未升起,只因两位修道人在吵架?

太阳五日未升起,只因两位修道人在吵架?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遂远离人群,住在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糙衣服,铺着野花编成的垫子;饿了就吃山林中采来的野果...

《百喻经卷下》:90、地得金钱喻

《百喻经卷下》:90、地得金钱喻

  【译文】  90、地得金钱喻  曾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走着,路途中偶然拾得一囊金钱,心中大喜,随即一一点数起来。还没能数完,失主忽然寻找过来,把钱全都夺了回去。这人当时后悔没有快快离去,懊恼的心...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对入海驾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涡、洄流、礁矶激溅之处,应当这样把、这样整、这样停之类。他对大家说:「入海方法,我全知...

舍身救鹅的比丘

舍身救鹅的比丘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尼珠。穿珠师蓦然抬头,见比丘托钵立于家门,急忙起身迎请比丘入内,旋即准备饮食供养。此时,一只大...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