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结缘普陀山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朝恩宠,普陀山才有历史上的显赫地位。本文叙述的是清圣祖康熙与普陀山观音菩萨结缘的故事。

  也许是受父亲影响,康熙笃信观世音菩萨。康熙在位时有意要将普陀山建为全国佛教第一圣地。他数次下江南,虽御驾未临普陀山,却时常记着普陀山佛地,因缘甚深。

  康熙初年,荷兰殖民者洗劫普陀山,全山除普济寺大殿外,其余寺院均被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第一次南巡,便给普陀山带来福音。这年十月廿五日,驰海禁,众僧归山。二十六年康熙准臣之请,敕建定海县,普陀山也因“僧复故业”。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一日从会稽山朝大禹后返还,御舟经过一桥时,只见一老妇人,头插一朵红花,独驾小舟来到御舟前,神态自若,毫无避让之意。见此奇事,康熙便令定海总兵黄大来上龙舟询问舟山情况。

  黄大来向皇上汇报了自康熙二十三年来驰海禁的海防情况,同时趁机详细讲述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百废待兴等事项。晚上,康熙细想白天所遇的老妇人和黄大来所奏普陀山废状,感到好生奇怪,省悟这奇异的老妇人定是观音菩萨显身。于是决定重建普济寺大圆通殿。圣令一传出,八方信众纷纷解囊,共襄胜举。

  康熙三十四年,皇帝染恙。普陀山僧在普济寺藏经楼上设供康熙长生牌位,祈求圣上“万寿无疆”。康熙病愈,闻此大喜,以至后来他六十大寿,将臣下花巨资制作的寿礼五彩珠宝锦绣“万寿龙幛”,赐普陀山悬挂。普陀山息耒院大殿,也由此改称“万寿殿”。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三月,御驾杭州。普陀山法雨寺住持性统法师等苦于建寺短缺琉璃瓦,使赴杭州面奏康熙布施。康熙当即施金千两,又恩准将金陵明朝故宫旧殿的琉璃瓦和顶梁结构拆运到普陀,盖建前、后两寺大殿。并赐额“普济群灵”,改名宝陀寺为“普济禅寺”。又赐题“天花法雨”和“法雨寺”额。四十二年二月,康熙第四次南巡时,又遣侍卫进香普陀,赐普济寺御书心经一卷,币金二百两。在以后的几年里,康熙又两次南巡,相继多次赐碑文、题额、币金、佛像、宝印予普陀山。五十六年又豁免了普陀山寺院在朱家尖所有田产的赋税。康熙与普陀山僧侣的关系也甚为密切。

  据史料记载,康熙御书普陀山寺院、僧侣及有关官员的匾额曾达二十六款之多。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刚经  白话文--未知

金刚经 白话文--未知

  [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原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从信解释   序:   山珍海味令我们饱,   可是无量百千山珍海味不如一口空气,   因为一口气不来便断命,   但我们...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道宣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道宣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唐京兆崇义寺沙门道宣撰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   原夫大雄御寓。意惟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总归为显一理。但由群生着欲。欲本所谓我心。故能随其所怀。开示止心之法。然则心为...

《百业经》:百世佛父今证圣果(42)

《百业经》:百世佛父今证圣果(42)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百业经》:(44)升天的先父 先父升天引子证果

《百业经》:(44)升天的先父 先父升天引子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施护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施护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一卷 宋西天北印度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干连于其食时着衣持钵。以精进力运大神通放无数光。其光金色遍照虚空。复以神力变化其身。或...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金总持等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金总持等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三卷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诏译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一比丘。名曰甚深勇猛。美妙音声。善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