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
今但万缘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紧大事,更无多语。
此外只管纯一念佛。其念佛,要字字心上照过,历历分明,时刻切心,不容些须妄想杂念。
早晚礼佛时,恳苦发愿求生净土。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莲华化生,永离诸苦。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
今但万缘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紧大事,更无多语。
此外只管纯一念佛。其念佛,要字字心上照过,历历分明,时刻切心,不容些须妄想杂念。
早晚礼佛时,恳苦发愿求生净土。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莲华化生,永离诸苦。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惑,亲证三德,复本具之佛性,成无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妙性,生佛体同,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以从无始来,迷而未悟,如金在矿,不得受用。如来愍彼一...
玖、辨述成有无 述成者,释迦如来叙述弥陀如来因愿成就之文也。凡四十八愿中:成就文显著者:如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第十四声闻无数愿、第十七诸佛称...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来讲,无边的大苦都是因为有夫妇之事,才有这个苦。所以,真佛法不但讲夫妇之邪淫不可有,连夫妇之正淫也要断,这就是出家人不结婚的道理。其实情欲是生死之...
人,都有怀旧的习性,所谓白头宫女话当年;不忘回忆过去,这是表示过去比现在美丽。然而岁月不待人,过去的终究已经时过境迁,就算夕阳无限好,也只是近黄昏。因此,人不能沉溺在过去的回忆里;人的眼光要望向未来...
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好友或多年的伙伴,那更是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是要容忍。 容忍是包容...
在佛教里,对人对事都要本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处理事理,要用折摄二门,若是恶性比丘,大家可以默摈之,谁也不理睬他,这是对极难教化的比丘而言。若是有些有心、或无心坏法的破戒比丘,这时持戒比丘就应该用慈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