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访道。

  当他来到深山时,巧遇阿罗汉,便请求阿罗汉收他为弟子。出家后的神童恭敬的随侍在师父身旁,依照师父的教导用功,不论是诵经、打坐、参禅,他都能一心专注,心无旁骛,很快的就契悟到这念心。在师父的指导之下,神童继续不断的在这念心上用功,不到一年,他的修行就达到能眼观一切处、耳闻一切声,并且通晓宿世一切因缘。

  有一天,神童入定,在定中观察到自己过去生,不禁叹然一笑;阿罗汉就问他:”为什么因缘而笑?”

  神童回答:“我在这个人世间,曾经五次投胎在五个家庭。第一位母亲生我的时候,邻家也同时产下一子,但是我与第一位母亲的因缘非常短,出生后仅仅几日我就夭折了,第一位母亲常常因为看见隔壁的孩子而触景伤情。当投胎到第二位母亲家,我在最讨喜的年龄就又夭折了。第二位母亲因为一直思念她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心中抑郁、悲痛、忧伤。第三位母亲生我后,不到十年,我又匆匆离开人世。我与第四位母亲还是缘薄,在未满二十岁的时候因为意外而死;这二十年来的相处,一旦死别,母亲始终忧伤、绝望、无奈,生活在无止尽的苦闷中。这一生,我是第五位母亲的孩子,由于自己内心渴望了解生命的真相,七岁时决定辞别母亲,寻师求道。感恩师父的慈悲教导,指出一条菩提大道,成就了弟子的道业。”

  神童接着说:“我在定中,看到今世的母亲在家中日夜啼哭,她说我的孩子为了学道而离家,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是否挨饿受冻?如今生死未卜,也不知道能否再相见?”

  神童悟道:

  “每一世的母亲都为了我这个孩子愁忧悲苦,由于自己已经知道宿世的因缘,了解生命的真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尽的流动,每一生、每一世都更换不同的身形来到世间。这个身体或为男、或为女,或高、或矮,或穷或富,生命的时间或长或短,都有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缘尽就消失了。即便曾为母子,当因缘结束后,换了不同的身形,就算两人擦身而过,却也互不相识,但世人看不清这缘起缘灭的真相,往往为聚散离合悲喜交加,迷失自己的本心本性。我现在已不再受生死轮回的苦果,因此怜悯五位母亲为情羁绊,五位母亲反而感叹我命薄,如果能让母亲们了解生命的真相,她们就不会再愁忧苦恼了,这才是报父母恩的最佳方式呀!

  世上的人不知有生就必定有死,且生离死别皆在转眼之间,所以整日追求名利情欲,始终身陷生死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庆幸自己及早觉醒,入山求道,蒙佛恩及师恩启发教导,收摄六根,不造诸业,不起妄念,心地清净,才能够早成道果,得神通力,见到过去生的种种事情。这令我更加愍念世人,如果不卸下情爱的枷锁,又怎能出离生死的轮回呢?但众生的根器尚未成熟,如果现在劝告他们,只会引发争执罢了;想到这里,我也只能叹然而笑。”

  神童遂说一偈语:不断恩爱索,奋飞难如志;不离情识障,如何脱生死?谁为真种子,其惟自觉悟;众生根未熟,劝化变龃龉;去矣复何言,一笑当慧炬。

 

点我:

相关文章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佛教解释)  道场,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原指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五台山)、普贤菩萨(峨眉...

净空法师:有位居士善根深厚,临终感得佛菩萨化身

净空法师:有位居士善根深厚,临终感得佛菩萨化身

      说到「感应」,昨天新竹有一个同修打电话给我,我跟他没有见过面,他听我讲经的录音带,听了很欢喜。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佛菩...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6

  清陆士铨  陆士铨,字近堂,是苏州元和人。早先学习扶鸾术(请神),是玉坛的弟子。后来为坛友祈祷病好,神教他礼拜“梁皇宝忏”。陆因此礼忏发心,就到天宁庵,受菩萨戒。正好这时有寂根菩萨,从极乐国来...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  《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胎。时...

宏圆法师:佛默示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住心无住

宏圆法师:佛默示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住心无住

      尔时,就是机缘成熟之时。佛将要开示般若大法,先以无言说法默示住心无住,降心离相,给大家做示范,启发当机者代大家启请。世...

他一心一意念诵这个咒,烂掉的手指脚趾又重生了出来

他一心一意念诵这个咒,烂掉的手指脚趾又重生了出来

唐朝有个和尚名叫智益,长沙地方的人,俗家姓吴,常常为征服蛮子的兵,喜欢捕鱼、打猎。有次得到一个白乌龟,把它煮来吃了,于是生起疮来全身都渍烂,连眉毛胡须手指脚趾,通通都烂掉了,落得一点不存。他号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