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位国王,想入无忧园中欢娱嬉乐,吩咐一个臣子道:「你拿一张矮櫈子来,放到园中去,我好用来休息。」当时那人羞于拿着一张櫈子,便对国王说:「我不能拿,我愿背着。」国王便把三十六张櫈子放在他背上,叫他担负到园中去。这样的愚人,遭世人嗤笑。

  凡夫俗子也是这样,若是见到女人的一根头发在地上,便说自己持着禁戒呢,不肯去捡。后来受到烦恼的迷惑,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发毛爪齿屎尿之类,无一不拿,不觉得有什么肮脏,也没有什么惭愧,至死都不肯舍弃,就像那个背着櫈子的愚人一样。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79、为王负机喻①

  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机②,持至彼园,我用坐息。”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担之③。”时王便以三十六机置其背上,驱使担之,至于园中。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后为烦恼所惑,三十六物:发、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三十六物④一时都捉,不生惭愧⑤,至死不舍。如彼愚人担负于机。

  注释

  ①负机:机,古代抬尸体的用具。

  ②捉机:拿上小凳子。

  ③担:这里是背负之意。

  ④三十六物:指构成人身之三十六种要素。

  ⑤愧:他本用“羞”字。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本文出自《小乘单译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有一天,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

你能从捡落叶中悟到什么吗?

你能从捡落叶中悟到什么吗?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走过,突然刮起一阵风,树上落下好多树叶。禅师就弯下腰,把树叶一片片捡了起来,放进口袋,旁边的沙弥就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

《百业经》:(78)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百业经》:(78)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2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2

  往生杂流第五  清吴生  吴生,杭州人,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清朝顺治初年,大兵围城,父母失散,吴被掠走,送到张将官标下服役,当时才十三岁。自己感叹:“我本是儒家子,如今下贱到如此,必是宿业。”...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却认为:“天底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