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位国王,想入无忧园中欢娱嬉乐,吩咐一个臣子道:「你拿一张矮櫈子来,放到园中去,我好用来休息。」当时那人羞于拿着一张櫈子,便对国王说:「我不能拿,我愿背着。」国王便把三十六张櫈子放在他背上,叫他担负到园中去。这样的愚人,遭世人嗤笑。

  凡夫俗子也是这样,若是见到女人的一根头发在地上,便说自己持着禁戒呢,不肯去捡。后来受到烦恼的迷惑,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发毛爪齿屎尿之类,无一不拿,不觉得有什么肮脏,也没有什么惭愧,至死都不肯舍弃,就像那个背着櫈子的愚人一样。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79、为王负机喻①

  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机②,持至彼园,我用坐息。”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担之③。”时王便以三十六机置其背上,驱使担之,至于园中。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后为烦恼所惑,三十六物:发、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三十六物④一时都捉,不生惭愧⑤,至死不舍。如彼愚人担负于机。

  注释

  ①负机:机,古代抬尸体的用具。

  ②捉机:拿上小凳子。

  ③担:这里是背负之意。

  ④三十六物:指构成人身之三十六种要素。

  ⑤愧:他本用“羞”字。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太子须大拿经--圣坚

太子须大拿经--圣坚

  太子须大拿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诏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与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在四部弟子中央坐。时佛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从坐起整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我...

佛教故事:何事最快乐

佛教故事: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彼此谈论着世间万物何者最可爱,最能使人感到快乐?  第一位说:“正当春天百花怒放,...

《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

《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

佛陀的忏悔

佛陀的忏悔

  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佛陀让弟子们在祗园精舍的庭园中竖起一根大铁柱。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十五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法嗣。   第四世一十七人。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   洪州泐潭宝峰和尚。   吉州性空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歙州茂...

百业经 人非人--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人非人--堪布索达吉

人非人 ——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长大娶妻共享美好的生活。 其妻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头如宝伞、黝黑 的眉毛, 、鼻形妙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