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从北天竺到南天竺去,住得久了,就娶了那儿的女人做妻子。妻子给他准备了饭菜,他到手便急急地吞了下去,一点也不顾及它有多烫。妻子奇怪了,说:「这儿又没有强盗来抢,有什么要紧事,这般急匆匆的,不慢悠悠地细嚼徐咽?』他答道:「这里有秘密,不能告诉你。」妻子听了这话,以为有什么奇异的法术,便缠着问。良久,他方才答道:「自我祖父以来,常是速咽急吞,我如今是仿效他们,就这么快了。」

  世间的凡夫也是这样,不通达正理,不明晓善恶,作出种种邪行来,不以为耻,却说自我祖父以来已是这样的作法,便至死都依循着做下去,毫不舍离,就像那个愚人,效习着急吞速咽,以为是好的吃法。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昔有一人,从北天竺至南天竺。住止既久,即聘其女共为夫妇。时妇为夫造设饮食,夫得急吞,不避其热。妇时怪之,语其夫言:“此中无贼劫夺人者,有何急事,匆匆乃尔,不安徐食?”夫答妇言:“有好密事,不得语汝。”妇闻其言,谓有异法,殷勤问之。良久乃答:“我祖父已来,法常速食。我今效之,是故疾耳。”

  世间凡夫,亦复如是。不达正理,不知善恶,作诸邪行,不以为耻,而云我祖父已来作如是法,至死受行,终不舍离。如彼愚人,习其速食,以为好法。

  解说

  传统自是有好坏的,不可一概依循不违。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学佛是生命存在的唯一价值

传喜法师:学佛是生命存在的唯一价值

学佛是生命存在的唯一价值 传喜法师法堂开示(2011年7月25日) 三毒之心灾难因 勤除恶习惜光阴 这社会近几十年,有了动物保护组织,有更多的一点素食主义者...

海涛法师:上天帮忙请客

海涛法师:上天帮忙请客

  在佛陀时代,有个叫做「罗阅城」的地方,有一天罗阅城里聚集了许多人,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众的事。  此时,有一苦人名叫鸡头,贫穷无钱,也跟着挤在人群中听大家会议,众人见他贫穷寒...

手淫太可怕,曾经剥夺去了我一切美好,诚劝大家真

手淫太可怕,曾经剥夺去了我一切美好,诚劝大家真

我们生活中的享受和接触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的福气,可能有很多人不会相信,对,在我没有邪淫和失去这一切美好之前,我是不相信这一套的,但自从我犯了邪淫后,生活的各种...

传喜法师:般若智慧 超越自我

传喜法师:般若智慧 超越自我

般若智慧  超越自我 2009、07、25 ——传喜法师于慧日禅寺    师父:感受怎么样啊?   ...

海涛法师:讲故事 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 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

  【李村有农家妇,每早晚出馌,辄见女子随左右。问同行者,则不见,意大恐怖。】  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