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 释迦牟尼佛广传 二、发愿品1、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据《大悲妙法白莲经》中记载:释迦如来一时于王舍城灵鹫山说法。时有比丘六万两千,弥勒等不退转大菩萨八百万数,世间怙主梵天之类及天龙夜叉等大乘种性众生而为围绕。弥勒、见义、狮慧等一万余大菩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面向东南合掌恭敬,以欢喜、清净心而白佛言:“胜莲如来正等觉成佛以来示大神变,饶益千万众生善法利益。如来置众生于不退转菩提果位,实乃稀有无比。”此一万大菩萨众说完齐声诵道:“顶礼胜莲如来。”此时众中有一菩萨名叫宝光,从座而起,恭问佛道:“胜莲如来所住刹土距此世界远近如何?他成佛后已过多少时日?”佛陀答言:“善男子,你以大悲为成熟无量众生善根而问胜莲如来成佛、示现神通变化、利益众生种种事业,你所发问实为你福报、辩才所致,我当为你宣说,你应谛听:

  善男子,东南方去此过百千俱胝恒河沙国土,有世界名莲花,其刹土具足种种功德庄严。缤纷鲜花、奇异妙香、盛大宝莲严饰其处,又以蓝宝石为地。诸大菩萨遍满莲花刹土,且处处皆闻佛法宣流。世尊胜莲于昨夜尽、今晨启时成就佛果,得无上菩提,现今发大神通、显无量神变。胜莲如来从顶髻中放大光芒,照彻上方世界微尘数如来刹土。诸上方佛土各大菩萨齐往下瞰,不见众多山王,唯有无量无边大菩萨遍满世界。上方刹土中菩萨顿得等持、辩才、安忍、超地功德,已成最后有者之众菩萨皆恭敬合掌、礼赞。他们亲睹胜莲如来身相、刹土、眷属诸多圆满庄严相后,俱生大欢喜心,各以神变力前往莲花刹土以供养如来。世尊胜莲于行、住、坐时,伸广长舌遍覆四大部洲,所有一切入定大菩萨各个出定依次供养。胜莲如来又以大神变收回广长舌,再于一一毛发中放射六百万道光芒,十方世界微尘许如来刹土皆蒙光泽。放光已,世尊胜莲又收敛光芒于体内。

  胜莲如来授记道:‘你等诸大菩萨皆当获等持之菩提果。凡见闻、顶礼、恭敬、供养者,均可生于我之刹土。我以放光神变摄受你等。’言讫,胜莲如来于所有眷属、菩萨前广转不退转轮之大法轮。

  莲花世界光明普照,白天黑夜悉皆隐没。莲花闭、鸟声小、诸佛菩萨入禅定中永享安乐时,是为夜晚;花又开、鸟鸣啁啾、天降花雨、芬芳扑鼻、和风轻送,诸佛菩萨出定,胜莲如来为菩萨众传大乘超胜声闻之法时,则为白昼。此刹土之菩萨皆呈三十二相,光明通达一百由旬,得不退转果位,具慈悲、清净、无垢、入定、息灭众生烦恼、寻求善法之心,及能实施六度万行、寂止、胜观、正知正念、遣除一切魔障、违缘之能力。此皆因这些菩萨已于无量千百万众如来前勤行供养之故。

  莲花刹土无有女人名,亦无不善业、烦恼、执著、黑暗、垢染、三恶趣之苦。无暇、荆棘、石子、日月星宿皆远离,火、风、云、雨均消失,唯依佛菩萨、珍宝福德之光而得以显现。如梵天无欲界食物一般,此刹土众生端赖禅悦、佛法、妙香为食,无一般饮食。有鸟名叫果鸟,出美妙、悦耳之音,演八菩提支法语。此土广博无涯际,与须弥山相较,若此山高六十万八千由旬,宽八万四千由旬,若把与如此之须弥山相应的世界搓成芝麻粒许,莲花刹土则可包容无量此等芝麻粒。且这个佛国刹土中众生全为大乘菩萨,亦如极乐世界。胜莲如来住世三十中劫广宣妙法,至其涅槃后,佛法仍可住世十中劫。已生将生彼土菩萨众,寿长四十中劫。

  此莲花刹土久远劫前本为檀香刹土,所有众生并非皆为清净。于此混杂之众中,有一如来号胜月应世说法三十劫。一时于后夜时分示现圆寂,临入灭时授记道:‘有一大菩萨名曰虚空手印。我灭寂后,佛法住世十中劫。于法最后入灭时,此虚空手印菩萨示现成佛,号胜莲如来。’

  当此之时,此刹土中各大菩萨一一赞叹胜莲如来道:‘我们于十中劫中将入灭尽定,直至胜莲如来出世方出定。’胜月如来则对其宣说咒语道:‘此如来法门咒语为过去一切诸佛传于绍圣者,今传给你们。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均传授此咒,你们实应谛听且记取。’”

  释迦王如来当此之时在其眷属前宣说此咒,时大地六次震动,现种种奇异神变。佛在无量闻法之菩萨众前讲述如何得不退转菩提果及此咒语功德威力与因缘,所有一切现前不退菩提之菩萨众,也各个讲述了自己此前受持此咒之经过。释迦佛还宣说了其余奇妙之咒,并显示种种神变利益众生。

 

点我:

相关文章

楞严大义--惟贤法师

楞严大义--惟贤法师

楞严大义 惟贤法师 (2002年11月12日讲于重庆慈云寺) 第一章《楞严经》的总体思想   一、佛教八宗及中心思想概述   二、《楞严经》的目的、内容、方向   第二章《楞严经》概述   一、受持读...

佛说谤佛经--菩提留支

佛说谤佛经--菩提留支

佛说谤佛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留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八十千。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离忧悲。在大会坐。师子座游戏菩萨摩诃萨。智光...

父亲将绝美女儿献给佛陀 遭到拒绝后发生离奇一幕

父亲将绝美女儿献给佛陀 遭到拒绝后发生离奇一幕

本生故事讲的是马王的公案,这个公案选自《六度集经》“施戒忍进”。这个公案在阿含经的《中阿含》、《出曜经》、《佛本行集经》、《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里面也都有。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故事起因:婆罗门献女给...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了知诸行相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

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  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

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一至六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一至六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一 观天品第六之三十(夜摩天之十六)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第七地处。名广博行。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