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堕落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弟子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坚定的信心,谨慎遵循因果,并且精进修持、忏悔罪障,一定不会堕落。”故弟子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译 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一时,佛在舍卫城。寂静的森林里住着五百仙人,他们经常以火供来供养天尊。如来正等觉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七菩提支、八解脱、九等持和十力等无量功德,日日夜夜观照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在森林中苦行的五百仙人被调化的机缘已经成熟了,便显示神变在五百仙人作火供的灶里留下了一个脚印。五百仙人见到了灶里的脚印后,世尊又加持使五百仙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灶内的火烧燃。众仙人见到这些怪事以后,深信这都是天尊大自在的加持,是修行的瑞相,心中无限欢喜,便将供品供在脚印上。这时,以佛陀的加持力,所有的供品都燃烧起来,火焰一直冲上梵天界。仙人们见此情景更加确信是大自在天垂怜加持的结果。佛陀为令这些仙人趣入佛法,以神变力,从他们火供的灶边直到祗陀园中间的路上全都留下了脚印。仙人们见到脚印后一致认为是大自在天降临人间,他们便决定跟随脚印前去拜见大自在天。五百仙人一路追寻来到祗陀园。时释迦世尊正在为数百眷属传授妙法。众仙人遥见世尊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身相,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有善根的众生见到佛陀时,心中的喜悦胜过十二年的禅悦⑴。他们在佛陀的脚下恭敬顶礼,佛陀也观察他们的根基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五百仙人全已得到了无来果。得果后,他们又于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开许了,并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辞传给他们近圆戒。他们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也赞叹他们的功德。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五百仙人依佛陀脚印为引导,并最终证得了究竟的罗汉果位,这是怎样的因缘呢?”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他们也是依佛陀脚印为引导而获得出家身相的。”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当时,如来显示种种神变,度化无量的有缘众生。同时,森林里有五百仙人在苦行。五百仙人已修得各种神变,他们可以从居处飞到檀香山。一次,他们于虚空中飞行时,迦叶如来在地面上留下自己的脚印,使他们不能再飞行了。他们暗暗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神变退失了呢?后来,一个天人告诉他们:‘并不是你们的神变退失了,而是地面上有如来的脚印,不仅你们即使梵天、帝释天也是不能飞行的。’这五百仙人听到此言,当下对迦叶佛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时迦叶佛在从仙人们居住的森林到如来居所之间的路上布满了脚印。仙人们认为这些脚印是天尊大自在天留下的。他们跟随脚印前行,最后见到了迦叶佛,生起大欢喜心,于佛足下恭敬顶礼,出家受持比丘戒,迦叶佛给他们传了相应的佛法,他们一生出家,临死时发愿:我们一生中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虽未得到任何境界,但愿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能令佛欢喜,并于佛教法下出家获得阿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五百仙人就是现在的五百仙人。因其愿力成熟故,今于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

 

点我:

相关文章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义净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义净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此杂事中总有八门。以大门一颂摄尽宏纲一一门中各有别门。总摄八颂就别门中各有十颂。合九十颂。并内摄颂向有千行。若能读诵忆持者。即可总闲...

佛经故事:阿弥陀佛略传

佛经故事: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世自在王如来(定光佛以下的第五十三佛)。乔尸迦王听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

苦来自于欲

苦来自于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钵,准备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罗迦叶居士正准备出城办事,在往耆阇崛山的路上,他远远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罗迦叶请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悲华经   第一卷--昙无谶

悲华经 第一卷--昙无谶

  第一卷悲华经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一切自在。心得解脱。慧得解脱。譬如善调摩诃那伽。所...

灵隐寺·大智度论里的故事·玉女卖弄妖艳

灵隐寺·大智度论里的故事·玉女卖弄妖艳

  释迦牟尼当年坐在菩提树下时,魔王很担忧,乃派出三位玉女来。第一位名叫乐见,第二位名叫悦彼,第三位名叫渴爱。她们走前来现身,搔首弄姿,摆出各种媚态,企图诱惑这位菩萨(因为尚未成佛)。在这种情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