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号老太君重见天日

 话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位居士丁传,他家书香门第,家境富裕。只是他的祖母孔太君双目失明二十多年了。一年春天,她对丁传说:“我只要两眼能得一寸光,老年的愿望就足了!”

  看到许多老年人一生中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到了晚年还是牵牵挂挂,安不下心来。只有那些一心念佛修行的人,才活得无牵无挂,每天喜欢。丁传就对祖母说:“念观音大悲咒吧,持诵者有求必应。不过咒语很多,年老了,怕记不住。不如专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眼就会复明。”

  丁传以此安慰袓母,解她愁苦,祖母深信不疑,日夜虔诵“大悲观世音菩萨”七字不断。

  奇怪的是,不到一个月,两只眼睛果然复明,自己能看清掌上的螺纹。她又让家人站在楼下,凭栏观看,高兴地笑道:“两位孙媳妇进门(指迎娶)时,我还没见过,想不到今天看到曾孙也长得这么高了!若不是观音慈悲,怎能做得到呀!”从此,她便嘱咐家人大力弘宣观音菩萨的感应慈力,并多作善事,报答菩萨宏恩。

 

点我:

相关文章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愚行不自知的“双头鸟”

  生活中,我们都是两头鸟,心底里也埋藏着善和恶。我们经常都会徘徊在善恶的边缘,是善还是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佛本行集经》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佛陀以此告诫弟子,瞋恚即是愚行,以自己的生死来逞一时...

【感化】是什么意思?感化的意思

【感化】是什么意思?感化的意思

感化是什么意思?感化的意思  感化,指用言语和行动去感动和改变一个人, 使其人性变善。在佛陀一生四十五年的行化教诫中,曾经度脱了无数的出家比丘。这些比丘在未出家前,种姓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这...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D 1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D 11

1181经:本经记述佛陀为天作婆罗门演说世之布施福德良田。 释迦文佛住世后期,随着年岁已高,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正如他自己所形容的那样:“犹如破车,捆绑而行...

怎样沟通引发无限的能量?

怎样沟通引发无限的能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

【功德】什么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功德】什么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功德(佛教解释)  功德,指功业与德行;泛指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善事。语出《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如何做功德?  不论做功德,还是做善事,都要把握机会。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于“及时...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喝大悲咒水证得天眼通

  吴氏,都官(掌理军事刑狱)员外郎吕宏的妻子。吕宏早就明瞭佛教义理,与吴氏同一志向清净修行。吴氏有二位侍女,也断绝荤腥肉食,其中一位喜好修禅,不久之后生病,在谈笑中坐化往生,如蝉脱壳般地自在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