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九回拜觀自在菩薩

  又到普陀罗伽二岛上

  参观自在菩萨众生宝

  共演慈说离怖畏随宜

  证入菩萨大悲行法门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思惟着鞞瑟胝罗居士的教化,然后渐次向南游行,抵达补怛洛迦山①,处处求觅这位观自在菩萨②。

  善财童子看见此山西面岩谷之中,泉流清澈,互相萦映,好象玻璃一样。树林茂盛蓊(音翁,wéng)郁,香草柔软,向右旋绕而分布在地上。观自在菩萨在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有无量大菩萨,也坐于宝石,恭敬围绕。这时,观自在菩萨正为他们宣说“大慈悲③法门”,令他们摄受一切众生。

  善财童子见到这种庄严的景象,心里非常欢喜踊跃,两手合掌谛观观自在菩萨,眼睛也不眨,作这样的念头:

  “善知识,就是佛。善知识,就是一切法的大宝云。善知识,就是一切功德的宝藏。善知识,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善知识,是得到佛的十力宝之因。善知识,是无穷尽的智慧火炬。善知识,是生长福德的根芽。善知识,是一切智能的法门。善知识,是智海之导师。善知识,是到达一切智能的助道之具。”善财童子作这样思惟之后,便立即往诣观自在菩萨的处所。

  这时,观自在菩萨遥见到善财童子,便对他赞叹说:“你来得很好!你发大乘的思想和志愿,要普度摄受一切众生。你生起正直心而专求佛法。你深重的大悲心,能救护一切众生。你所修的普贤妙行,相续地现在你面前。你的广大愿和甚深的菩提心,都圆满清凈。你勤恳地追求佛法,完全能领纳受持。你积集善根,而永远不生厌足之心。你随顺善知识,而不违他的教化。你是从文殊师利菩萨的功德智慧大海所生。你的心成熟,得到佛的势力。你已经获得广大正定正受的光明,专心一意希求甚深微妙法。你常能见到诸佛而生大欢喜心。你的智慧清凈,好象虚空一样。你自己既已明白了达,又为其他众生演说安住于佛的智能光明。”

  于是,善财童子向观自在菩萨顶礼,右绕,然后合掌而住,说道:“大圣者啊,我已先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了。可是仍未知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我听鞞瑟胝罗居士为我推荐,说你圣者,善于教诲一切众生,愿你为我演说。”

  观自在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已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善男子,我已经成就菩萨大悲行的解脱门。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④一切众生,相续绵绵而不间断⑤。”

  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我住在这个大悲行门中,时常在一切诸佛的道场,普遍示现在一切众生的面前。我或者以布施金银财宝来摄取众生,或者以慈爱的言语摄取众生,或者以利行摄取众生,或者以同事摄取众生,或者示现圆满的色身摄取众生,或者示现种种不思议的清凈光明网来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现好威仪来摄取众生。我或者为众生说法,或者现神通变化,令众生心开悟而得到成就、解脱。我或者化现和众生同类的形相,与他们共同居住,然后一点一点教化他们,令他们成就,”

  观自在菩萨接着说:“我修这大悲行门,愿意常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远离种种怖畏。……我愿一切众生,若存念于我,若称念我的名号,若见到我的色身,都能免离一切怖畏。善男子,我以这种方便法门,令一切众生远离怖畏之后,又教化他们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永不退转。”

  观自在菩萨十分谦逊地说:“善男子,我唯独得到这个菩萨的‘大悲行的解脱门’。而我又怎能知道和演说象一切菩萨中的大菩萨那样的功德行呢?”

  正在这时,东方有一菩萨,名叫正趣,从虚空中来,至娑婆世界轮回山顶,以他的脚按着娑婆世界的地面,在这娑婆世界便发生六种震功⑥,一切都以种种众宝来庄严。正趣菩萨放出的光明,映蔽着一切日、月、星宿和闪电,也映蔽天龙八部.帝释天、梵王、护世主,使他们的光明都象聚墨一样,绝不能与菩萨的大光明相比。正趣菩萨的身光还普照到一切地狱、畜生、饿鬼和阎罗王那里,令诸趣的众苦完全消灭,烦恼不生,忧悲远离。……令见到他的众生,都生欢喜心。然后,正趣菩萨便来访问观自在菩萨的道场。

  这时,观自在菩萨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你有没有看见正趣菩萨来到法会?”善财童子回答说:“我已看见了。”观自在菩萨告诉他说:“善男子,你可以到他那里去请问: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他将为你演说。”

  【注一】补怛洛迦山:补但洛迦翻译为小白华树。山多此树,香气远闻,闻见必欣,故名补怛洛迦山。

  【注二】观自在菩萨:或云观音,梵云婆虑枳底。这位大菩萨是观什么而得自在呢?即如《心经》所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以深般若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实相,而得到自在.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之法门,证得耳根圆通,而寻声救苦.在《法华经》中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注三】慈悲:所谓“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即是给予众生一切快乐,拔除众生所有的苦恼。

  【注四】平等教化:平等教化,就是大悲。以同体悲,所以说是平等。

  【注五】相续不断:就是行门。门就是普门,表示普门示现,曲济众生而无遗。天台智者大师说有十普:①慈悲普,②宏誓普,⑧修行普,④离惑普,⑤入法门普,⑧神通普,⑦方便普,⑧法普,⑨成就众生普,④供养诸佛普。

  【注六】六种震动:动、涌、起,震、吼,击。当地动时,我们如小儿卧在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这六种震劫,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8、救蚁延年一沙弥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8、救蚁延年一沙弥  昔有高僧入定,一沙弥至七日当死。因遣之归省父母,谕以八日再来。沙弥归,至八日复来。僧异之,复入定观之,见沙弥于归路中,见...

为何诵经前都要念开经偈?人身究竟有多难得?

为何诵经前都要念开经偈?人身究竟有多难得?

  佛教传闻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有一天,释迦佛带着弟子托砵外出化斋。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其中一位娇滴滴的女孩子,远远看见释迦佛带领弟子们而来,就半戏半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一捧...

大贤不贤

大贤不贤

  舍卫城中有甲乙两人合做生意,他们把货物装载上车,下乡销售,获利而返。不善的甲商人就思忖道:「长久以来,我的朋友吃粗恶的食物,睡在简陋的地方,身心疲乏,这次回到他家以后,一定会放任吃各种美味的饮食,...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

大迦叶拈花心传

大迦叶拈花心传

  摩诃迦叶又叫做大迦叶、迦叶波,意思是乌龟,又翻译成饮光。传说他的祖先在修炼时,有一只具有灵性的乌龟背负著玄妙的图案而来,因此得道,所以以龟作为姓氏。又传说上古时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时隐藏著...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  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