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法句经·世品第167偈颂)

  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

  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沙卡家里应供;维沙卡是一位虔信的近事女,每天早上、中午分别在家中安排五百比丘的座位,供养五百比丘吃早餐和午饭。

  长老在维沙卡家里吃了稀饭后,他把年轻比丘留下,自己再到其它信徒家里。此时维沙卡的孙女也帮忙行堂的事宜,当她在为年轻比丘倒水的时候,偶然在年轻比丘装着水的钵里看到自己的脸,她觉得很有趣,不觉就笑出声来,年轻比丘看到她笑,以为是对他笑,自己也跟着大声笑,谁知维沙卡的孙女看见年轻比丘笑,就骂道:“秃头驴!你笑什么?”

  年轻比丘听这一骂,也生气的反唇相讥:“你也是秃驴,你父母也是秃驴。”

  女孩被骂,就哭着去向祖母维沙卡“告状”,维沙卡来到年轻比丘的面前,看到他仍旧一脸怒容,就安慰他说:“师父,不要生气了,我的孙女看到剃光头、穿袈裟的比丘,都很尊敬的。”

  年轻比丘对维沙卡说:“我了解你说的,但我不懂你的孙女为什么要骂我秃驴,她不应该这样骂我的。”

  维沙卡无法为两人调解,不久长老回来了,了解事情的始末后,长老对年轻比丘说:“因为我们都是光头的缘故,她不是针对你一个人骂的,你不要介意。”

  年轻比丘生气的说道:“你应该教训他们才对,为什么还说我?你也是出家人,为什么偏袒他们呢?他们应该不应该叫我秃驴?你想想看!”

  此时,佛陀也来了,维沙卡将事实经过向佛陀说了一遍,佛陀思惟片刻,自忖道:“观此因缘,我如果偏袒年轻比丘,他马上会证初果。”

  于是佛陀决定偏袒年轻比丘,他故意对维沙卡说道:“维沙卡!你的孙女需要对一个光头的人说他是秃驴吗?”

  年轻比丘一听,怒气顿消,合掌向佛道:“世尊!还是您比较明理,长老和维沙卡都不清楚。”

  佛陀看了年轻比丘的脸色已经好转,才又正色说道:

  “有关男女欲望的玩笑是低级的、卑劣的。对低级的、卑劣的法,不要跟着它走;也不要整天放逸,迷迷糊糊过日子。

  这些都是邪见,只会增长世俗的生死轮回、不断地在生死苦海中流浪而已,不能解脱生死。”

  佛为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年轻比丘闻偈已,立即证得初果,与会大众亦同沾法益。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吝啬鬼伊利沙

海涛法师:吝啬鬼伊利沙

  从前,有一个名叫伊利沙的富翁,他拥有万贯家财却生性吝啬,从不布施给别人任何东西,对自己也十分刻薄,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烂衣服。  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是每天都吃大鱼大肉,还经常宴...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十方如来初发心,都是因为文殊菩萨的教化之力,由此可见文殊菩萨功德之殊...

阿弥陀佛亲口说

阿弥陀佛亲口说

  释惠镜,宋朝山东淄州人。在蓝田悟真寺出家,平日念佛,欣慕西方净土。平时吃些简单的素食,修习种种的苦行。他生来手巧,自己雕塑了释迦牟尼佛像和阿弥陀佛像各一尊,惟妙惟肖,每日虔诚地供养礼拜。  到...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

龙王献宝

龙王献宝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