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当时,阿难尊者与多耆奢,着衣持钵,进入城内乞食。在街道的巷弄中,多耆奢看见一位极为端庄美丽的女子,是世间奇特少有;多耆奢见到这位女子后,异于平时的心存正念,顿时心乱神迷而失去正念。

  于是,多耆奢以偈向阿难尊者说:“欲火之所烧,心意极炽然,愿说灭此义,多有所饶益。”阿难尊者说偈回答:“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多耆奢又以偈回应:“心为形之本,眼为候之原,睡卧见扶接,形如乱草萎。”这时,阿难尊者即走向前,以右手摩多耆奢头,而说此偈:“念佛无贪欲,度彼欲难陀,睹天现地狱,制意离五趣。”多耆奢听了尊者阿难所说之偈语,就说:“阿难!请停止!不要再说了。”于是,尊者们乞食完毕,准备返回迦兰陀竹园。

  这时,那位美丽的女子远远地朝着多耆奢微笑。多耆奢从远处看见她的笑容,心中便想:“你现在的身形,也不过就是皮连着骨骼,你如同外形美好的画瓶,里面装的却是不净物,以此诳惑世人,令人胡思乱想。”这时,多耆奢再从头到脚仔细观察那位女子,心里想,这个形体有什么值得贪爱?身体里面三十六物都是不净,现今这些又是从何而生呢?多耆奢又如此思惟:“我今观察他人的形体,何不如剖析观照自身中,此爱欲是从何处而生?是从地大生出爱欲吗?还是从水大、火大、风大生出来呢?假设是从地大所生,地大坚固不可毁坏,如何生出爱欲?如果是从水大生,水是液态无法执持;如果是从火大生,火是热能也是不能执持;假使是从风大生,风大无形无相,也无从执持。”多耆奢尊者经过一番思惟,而有这样的结论:“这般的爱欲,是从思想而生。”

  当时尊者便说偈语:“欲我知汝本,但以思想生,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于是,多耆奢反覆地念诵此偈,从当中反覆地思惟不净观,就在此时,当下漏尽烦恼,获得解脱。阿难尊者及多耆奢便离开罗阅城回到迦兰陀竹园,顶礼世尊后,在一旁坐下。这时,多耆奢尊者禀白世尊:“我今日有所觉悟,而得到善妙之利益。”世尊问:“你今天自己觉悟到什么呢?”

  多耆奢禀白佛陀:“色蕴,是不牢靠、也不坚固的,不可睹见,是虚幻不真的;觉受苦、乐、痛的受蕴,也是不坚固的,如同水面上的泡沫一般,似有但随即破灭,也不真实;想蕴也是不坚固、虚幻不真实;而行蕴,犹如芭蕉之树,也是不坚固,若将树皮一层层剥掉之后,中间原来是空心,什么都没有;识蕴也是不牢靠、不坚固,虚幻而不真。”多耆奢再次禀白佛:“五阴炽盛,既不牢靠,也不坚固,是幻化虚伪、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

  此时,尊者多耆奢便说此偈:“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说。当灭三法,见色不净,此身如是,幻伪不真,此名害法,五阴不牢,已解不真,今还上迹。”“世尊!我今日所觉悟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尊告诉多耆奢说:“善哉!多耆奢,你能善于观察五阴炽盛之根本,你要知道,修行人应当观察五阴——色、受、想、行、识的本质。因为,佛在菩提树下,便是观察五盛阴的虚幻不实,进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如同你今日所观察到的。”世尊说此法时,在座的六十位比丘都漏尽烦恼,心开意解。

  多耆奢尊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九)》

  省思:

  爱欲乃生死轮回之根本。故事中,多耆奢尊者托钵时路逢庄严女子,当下觉察心中所生的欲念,于是向身边的阿难尊者请教,随即如法思惟、修观行,照破五蕴的虚妄本质而漏尽烦恼。故知同行善知识的重要,更要从日常生活中藉境练心,老实修观行,思惟五蕴的幻伪不实。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舍离爱欲是悟道、了生死的关键。一旦欲念生起,当先以善舍恶,用诵经持咒、静坐修观行等方法予以对治;等欲念止息,再以舍舍善,让心安住在无念、无为上,如此发精进心、长远心用功,最终必能尽除爱欲垢染,彻见本自清净的菩提心。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只要心真切,一善万倍功!

只要心真切,一善万倍功!

  有一天夜里,袁了凡居士梦到一位善神,他告诉善神自己许了做一万桩善事的愿,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恐怕难以满愿。这是感应,心真诚就有感应。  善神就说:“你的善愿已经圆满了。单凭减粮一件善,‘万行俱完’...

康熙御舟遇老妪

康熙御舟遇老妪

  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帝南巡杭州。一日从会稽山朝大禹陵后返还,御舟经过嘉禾城一桥时,只见一老妪,头插一朵红花,独自轻驾小舟,径直来到御舟前,神态自若,毫无避让之意。康熙皇帝便问:“是何船...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  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

 衣服供养

衣服供养

  有一天,佛陀示现疾病,静静的休养着。这病讯给频婆娑罗王知道以后,赶快叫御医耆婆前去为佛陀治疗。  佛陀病好以后,御医耆婆一心想要送一样礼物供养佛陀,他左思右想,不知道要送什么礼物才合适。后来,他想...

佛陀揭示人肥胖的原因

佛陀揭示人肥胖的原因

  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病。有一天,他到精舍向佛陀求教:“佛陀!我饱受肥胖臃肿的不便,不但行动滞钝,终日昏睡,而且只要一动,就感到痛苦不已。”  佛陀问道:“你想知道多病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