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人间是剧场,不断地切转着舞台上的背景画面。

  在禅者眼里,天地之间的风景,处处都是功课。比如水,告诉人们便是随缘,任潮来潮去,心却能无所住;比如石,告诉人们何谓禅定,任雨起雨歇,心静观自在。师石,以石为师固然好,如果以万物为师呢?

  禅在何处?万物皆禅。悟到这一点,只能沉默,因为通身是口,也难表达什么是禅。环顾“师石”周围,天上的云是生脚的,能在天上游在百步沙,慢慢地抬脚,慢慢地落足,感受大地的支撑、当下的安谧。

  涌动的海潮,轻轻地扑上沙滩,又缓缓地退回幽深的大海。空气清新,海风轻吹,令人身心轻爽。

  从这里走过?那是一位衣着素朴的观音,她散挽着一头乌发,双目有神,鼻梁秀挺,口

  如樱桃,手中提着鱼篮,温婉地走在人间。眼前的足迹,如果是她留下的,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她是否篮中提着鱼儿,来海边放生?

  鱼篮观音,又叫马郎妇观音。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曾作《观世音赞》,结尾之句是“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据宋代成书的《观音感应传》记载:唐代元和年间,延州[今陕西延安]金沙滩一带,有一位美貌的卖鱼女,年轻男子求婚者甚多。卖鱼女说:“想娶我的人,如果一夜之间能够背诵《普门品》的,我就嫁给他。”第二天黎明,有二十个人已能将《普门品》背诵。美女为难地说:“我一人岂能嫁给那么多人。这样吧,你们如果谁能一夜背诵《金刚经》,我就嫁给谁。”到第三天黎明,能背诵《金刚经》的,还有十来人。美女只好又以《法华经》

  相约,第四日清晨,只有具有惊人记忆力的马郎一人前来。美女如约嫁马郎。迎娶之日,贺喜的宾客尚未散去,卖鱼女突然去世,马郎只好将她安葬。数月后,有一老僧来找马郎,向他打听卖鱼女的下落。马郎带老僧到卖鱼女安葬处。老僧说:“她是化现女身来教化人间的观音菩萨。她的骸骨,钩结如锁,如若不信,可开穴验证。”验证的结果,确如僧人所说。马郎妇观音的传说,在唐代中期,已广为流传。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广大灵感~千手千眼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黄金铺地建祇园

黄金铺地建祇园

  佛陀在竹林精舍教化一段时日后,皈依的信众逐渐增加,弟子日渐增多,发心供养的人也与日俱增。  一天,佛陀应邀到一位首罗长者家中应供,正好首罗长者的知友须达长者从舍卫城远道来访。须达长者是一位宅心仁厚...

沙门救狗

沙门救狗

  有一个国家发生饥荒,许多百姓都没饭吃,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食物,所以沙门乞食变得更加困难。  有个沙门到处讨不到食物,最后来到一户有钱人家乞食,这家主人拿了一些吃剩的饭菜就把他打发走了。沙门没有...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曾有学者认为,佛教经论(汉译佛典)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也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提升。后世很...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

坚定志愿,方能度过难关

坚定志愿,方能度过难关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

文殊菩萨的故事:李长者见圣授道传

文殊菩萨的故事:李长者见圣授道传

  唐朝长者李通玄,曾经游过五台山,在善住院碰到一个僧人,传授他《华严经》大旨。天快黑时,僧人告别。长者说:“天色已晚,师父要到那里去?”僧人指指北台顶,行走飘飘然,好象驾着风,长者追赶不上。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