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里的故事 大医王

  某年,佛住在舍婆提国的时候,有一位在家信徒,曾央求佛和教团的一群出家人,能够驾临自己家里吃饭。

  通常,佛会停在精舍里接受饮食,系基于下面五种因缘。第一、正在打坐,要进入三昧的时候。第二、意欲为诸天说法的时候。第三、意欲绕行观察一群比丘的房舍的时候。第四、要替群患病的比丘看病的时候。第五、倘若目前尚未制戒律,大力护持的时候,就得为一群比丘制订戒律,让他们护持。

  此时,只见佛亲自伸手开门,走进一群比丘的禅房里,居然看见一位比丘患病,谁也不去理会他,大小便在床上,不能起床或站立。佛走前去问他:“你怎会这样痛苦呢?难道没有人来看病吗?”

  那位患病的比丘答说:“尊者呵!我的个性怠情。以前,别人患病时,我不曾照顾他,因此,现在得到的报应是,我即使病在床上叫苦,同样地,别人也不来看我了。”

  佛说:“善良的年轻人呵!既然这样,现在由我来给你看病好了;”

  此时,释提婆那民把水倒在盆子里,佛伸手抚摸病人的身体。说也奇怪,当病人身体被佛抚摸完毕,他的一切痛苦完全消除了。病况痊愈,身心安稳。接着,佛慢慢地扶起病人,走出禅房,替他把身体洗净,帮他穿上衣服,然后,慢慢地回到房里,再拿出坐垫,让他坐下。

  此时,佛才向那位患病比丘说:“你很久不曾热心修行。但是,我现在让你得到以往无法得到的东西,让你到达尚未到达的时候,让你了解尚未完全了解的情形。你所以蒙受许多苦痛和烦恼,就像那种情状。另外,你以后一定会遭受更大的苦难了。”

  那位比丘听了佛的话,心里暗自寻思:“佛恩无量,神通广大。只伸手在我的苦处抚摸一下,就使我的痛苦立刻消除,身心都感到无比的舒服。”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女人的梦想

下一篇:得道因缘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93之老母捉熊喻

《百喻经卷下》93之老母捉熊喻

  【译文】  曾有一位老妇在树下卧息,一头熊想来抓搏她。这时老妇绕树逃避,熊随即在后面追逐,并且一手抱住树,另一手去捉老妇。老妇急了,赶忙缘树揿住那只伸过来的手,与原先抱着的那只一道都按捺在树上...

新华严经论  卷下--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下--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二十一至四十 长者李通玄撰 第三等一切诸佛回向者。以忍波罗蜜为体。余九为伴。表法中以善财童子所见可乐城东大庄严幢无忧林中无上胜长者是也。为城名可乐依主所行之行立其名故。为明得法成忍人见...

智慧故事:佛陀慈悲度化贪睡比丘

智慧故事:佛陀慈悲度化贪睡比丘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从不修行。  这一天,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

明高僧传--释如惺

明高僧传--释如惺

明高僧传 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明高僧传叙   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槃。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之...

金地藏苦修与九华山的故事

金地藏苦修与九华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不断在人间显迹,救度众生。  在中国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五...

注华严法界观门--宗密

注华严法界观门--宗密

注华严法界观门 唐圭峰兰若沙门宗密注 注华严法界观门序 唐绵州刺史裴休述   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之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