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转世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兄弟二人转世 为何兄成罗汉弟为大象?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多有毁犯。

  后来哥哥往生之后转世为佛陀的弟子,修得了罗汉道,而弟弟却投生到大象群中,变成了象王。因为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这一生有大福报,不但色泽美丽光滑,更是力大无比。国王非常宠爱这头大象,把大象封为「百户王」,并用金银珠宝把牠装饰起来,并派专人照顾大象的饮食起居,让牠在宫廷过着舒适奢华的生活。

  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次国内饥荒,罗汉哥哥他衣衫褴褛,托钵七日,都是空钵而回,饥饿和寒冷一直困扰着他。他饿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有时只得少许饮食,茍延生命。

  一日,罗汉哥哥在路上托钵时,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为一头大象,但却身套绫罗绸缎,匹挂璎珞珠宝游行街道,城里百姓都以美味佳肴来供养牠。

  罗汉知道过去世他与大象的因缘,于是在黄昏时到大象住的地方,对大象说:

  「我和你前世都有罪业,你好好回忆往事吧!」。

  大象蒙罗汉哥哥加持,当下回想起过去世的种种因缘。大象自知前世所造的罪业,忧愁不乐,从此绝食。

  国王知道大象绝食,便派人查明原因,才知道日前黄昏有一沙门抚摸象耳,喃喃自语,当夜大象就不再进饮食了。

  「那沙门到底说了什么?」国王有点愤怒地问。

  「没有听清楚他说什么。」象王的守卫回答。

  国王立刻吩咐卫士:「你马上带几个人去请那位沙门过来一趟。」。

  不一会儿,卫士便将那位沙门请来。

  「尊贵的沙门,请问您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牠自从见了您之后,就闷闷不乐,不再饮食。」国王着急地问着。

  「我只与牠说我与你过去都有罪业,并没有多说别的。」沙门回答说。

  沙门并向国王说明他与大象过去的因缘,国王听了以后,深深体会到因果报应,果然丝毫不爽。

  后来就流传着这么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0,善义太子为众取宝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0,善义太子为众取宝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的大法师,他有位弟子名叫鸯掘摩,力大无穷而且聪明有才能,德性、智慧、武艺、品格相貌都是一级棒,所以他的老师非常赞许他。  有一天,这个法师出远门,师母对这个弟...

人身难得:哥俩一证罗汉果   一转世为牛!

人身难得:哥俩一证罗汉果 一转世为牛!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亲为憾!  随着时间的迁流,兄弟二人的意志兴趣大为差异。哥哥好道义,弟弟爱家财,好道义的时常施舍,所以家财日渐损减;而爱财的,施展手腕,作种种...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  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德育故事:五福骈臻之窦禹钧

德育故事:五福骈臻之窦禹钧

  窦禹钧。累官右谏议大夫。致仕。子五。仪。俨。侃。偁。僖。相继登进士第。冯道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当时号为窦氏五龙。史官论曰。其门族宦业之盛。或以为阴德之报。亦义方之效也。(《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