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拜贤胜优婆夷

  参贤胜优婆夷自心开解

  利乐众生六根智性功德

  普遍显现出生智慧光明

  证得无所依处道场法门

  善财来到摩竭提国婆旦那城,入得城来,见一个清凈庄严的住所。虽在城内,而听不到喧哗声。宅后一片广大的园林,园林内胜植桑竹果木。贤胜优婆夷是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华堂之上闭目养神。善财上前施礼,右绕三匝,说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前来参拜善知识,愿圣者慈悲教诲。”

  优婆夷端坐不动,眼也不睁,慢条斯理地说道:“你走了那么多地方,参拜了那么多善知识者,学到那么多道理,增长那么多智能,我能有什么教你呢?”

  善财见此神情,更加恭敬,怕象众艺童子那样引起误解,到优婆夷面前长跪合掌,至诚说道:“我是虔诚求教,愿善知识慈悲教诲。”

  优婆夷要显示她的功底,不正面答复,指着东边墙壁道:“东边墙角蚂蚁在争斗,你把那碗水拿去浇散它们。”

  善财端起碗,走到东墙角一看,果然一大堆黑黄蚂蚁,相斗得难分难解,都互不相让,有咬断腿的,有咬断腰的,凄惨万状。善财将水浇去,蚂蚁各自奔跑,免去了这一场斗打之灾。

  善财回到优婆夷身边,优婆夷又道:“你听见吗?后面蚕房的蚕儿,桑叶吃完了,正在叫饿。你把那筐桑叶拿去倒给他们吃吧。”

  善财把桑叶筐拿到后面蚕房一看,啊!好大的蚕房呀!架上置满蚕簸,簸箕内蚕儿伸头等食。善财将桑叶撒到蚕簸箕内。真奇怪,小小一筐桑叶,将所有蚕簸都撒遍。

  善财回到优婆夷身边,优婆夷又说:“那些淘气的孩子,想从后面翻墙进来偷我的苹果。你去摘几个给他们,叫他们走大门进来。”

  善财走到后面果园一看,一树树丰硕的苹果好不爱人,摘了几个从大门出去,转过后面,果然看到几个孩子在那里搭肩翻墙。善财道:“优婆夷知道你们在翻墙想偷苹果,命我摘来送给你们,叫你们走大门进去。”

  几个小孩面面相觑道:“优婆夷真厉害呀!”接过苹果,背着桑叶,随善财来到优婆夷面前,交了桑叶,领了工钱。优婆夷说: “你们翻墙不好,若不注意会摔断腿的,这太危险了,是大不应该做的事。”孩子们说一声:“是。”便欢喜地跳跃而去。

  优婆夷对善财说:“我每天练习我的眼,能明察秋毫;练习我的耳,能听复杂的声音;练习我的鼻,能嗅不同的气息;练习我的舌,能尝酸甜苦辣,有毒无毒,有无资身效益的味。我能体察人的各种心理。因此,凡来我处的人,都不起心,心地善良,满意而去。”

  优婆夷说到这里,稍停一会,又道:“你等一等,我去取午饭与你吃。”

  优婆夷下了宝座,转入后房,端出两碗平常的小菜和粥。善财接过品尝,真是美味佳肴,胜过所有的珍馐。优婆夷道:“我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养养蚕、种种小菜、果树,料理家务。虽然这是些小事,我把它当作人生大事在做。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得到心地清凈,然后遍及六根。见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听得到人们听不清的声音。以我自己的清凈心,照见无边法界的众生。我虽处于闹市之中,但却是一个清凈场所。所以到我这里来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利益。人们把城的名字都改成婆旦那,是有增益的意思。而你所说的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学问,我很惭愧。不过我可以介绍你到沃田城去,找坚固解脱长者,他可以告诉你。”

  善财听后,心生欢喜,右绕数匝,顶礼拜辞而去。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46)三藏法师 无因诽谤堕无间狱

《百业经》:(46)三藏法师 无因诽谤堕无间狱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安世高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安世高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   尔时,弥勒菩萨叉手白佛言:“世尊,我欲小有所问。若世尊听,敢有所问。”   佛言:“若有所疑便问,吾当为汝解说,使意欢喜...

五灯会元第一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一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卷第一   七佛   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近故谭贤劫有千如来。暨于释迦。但纪七佛。按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于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

永明心赋注第三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第三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卷第三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忘心而照。无念而知。若瑞草生于嘉运。如林华结于盛时。   忘心而照者。宝藏论云。唯道无根。灵固常存。唯道无体。微妙恒真。唯道无事。古...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