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一旦拥有了财富,你将如何使用它?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其实,钱财积累得越多,人的执着和妄念就会越多,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财富呢?那就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首先福德是你的财富,其次信、戒、惭、愧、闻、舍、慧这七种财富是真正解决人生问题的财富。

  有一次,一位容貌、形色绝妙的天界众生,到祇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说:“什么东西火烧不掉?风吹不散?即使大地全毁了,也不会流散?连专门抢夺别人财物的恶王与盗贼,也抢不走?哪种宝藏始终不会亡失?”

  佛陀回答说:“福分是火烧不掉,风也吹不散,恶王与盗贼,任他抢也抢不动,即使大地全毁了,也不会流散。福分乐报宝藏,始终不会亡失。”

  有一次,佛陀到乔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近午时分,乔萨罗国波斯匿王来见佛陀,佛陀招呼他说:“大王!都中午了,您从哪里忙完过来的?”

  “世尊!今天舍卫城有一位名叫摩诃男的大财主去世了,他的财产没有儿子可以继承,我就是去接收他的财产,刚忙完过来的。世尊!您可知道他有多少财产吗?光黄金就有八百万,白银更是不计其数。可是,世尊!您知道吗?这么富有的大财主,吃的竟是发酸的杂米粥,穿的只是三片粗麻布缝成的衣服,乘坐的是一辆老旧破车,车子的遮阳伞盖,还是树枝、树叶搭成的。不曾听说他会布施沙门婆罗门,也不见他帮助过贫穷、急难的人,每次吃东西时,一定关起门来,不让那些人看到。”

  “大王!这样的人,不是堂堂正正的人,不论他多富有,充其量也只是个卑贱的穷人罢了。有财富而自己不用,也不供给家人使用,不用来体恤仆役、结交朋友,也不用来供养沙门、婆罗门,以广植让自己生天的福田,不做这样正当的花用,财富也无法一直留在身边,不是遭国王没收,就是落入盗贼之手,或者毁于火灾、洪水,再不,就是被自己不喜欢的继承者接收。

  大王!财富不作正当的分配运用,就等于是没有用的东西一样。就像在一个无人能到之处,有一池甘美甜净的水,但没有人能够享用,最后,渐渐干涸消尽,又有何用?

  所以,大王!应当善用自己的财富,让自己、家人、仆役、好友能够受用而喜乐,并且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广植自己生天的福田,这样,才能使财富成为有用的东西,而不致于到最后变得一场空,浪费了有用的财富。”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伽的大臣来见佛陀,告诉佛陀说:“真稀有啊,大德!此地的财主弥伽罗,真是富有啊!”

  “郁伽!弥伽罗长者怎么个富有法?”

  “大德!他拥有上亿的黄金,白银就更不计其数了。”

  “郁伽!这些黄金、白银,算得上完全是他实在的财富吗?我不是说这些不是财富,但是,郁伽!你所说的这些财富,是火、水、王、贼、怨敌、继承者所共有的啊。郁伽!只有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等七种财富,不会与火、水、王、贼、怨敌、继承者所共有。”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88.狝猴把豆喻

《百喻经卷下》:88.狝猴把豆喻

  【译文】  曾有一只猕猴,手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下手中豆,想找到失落的那一粒豆。那一粒豆没找到,先前舍下的,都被鸡鸭吃光了。  凡夫出家也有相类似的情形,初先破毁了一戒,却不加以忏悔,...

永海法师:出家的真义

永海法师:出家的真义

出家的真义 《杂阿含经》四九经 白话: 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僧团的比丘起了纷诤,佛陀就责备教训他们。之后,佛陀摄举衣钵,进入安陀林中树下静坐,佛陀一...

供花蒙佛授记

供花蒙佛授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双头鸟”的善与恶!

“双头鸟”的善与恶!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迦喽嗏”,另一个头叫“优波迦喽嗏”。这只两头鸟两个头轮流休息,若是有一个头入睡,另一个头必然醒来。  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

如盲执烛

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   老梵志答道:「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愚蠢,他们长着眼睛,却...

海涛法师:半条毯子 佛教故事

海涛法师:半条毯子 佛教故事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