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修忏遇母

  梦溪笔谈

  宋朱寿昌。刑部侍郎朱巽之子。其母刘氏微。寿昌七岁。父守雍。出其母嫁民间。及长。哀慕不已。乃解官访母。徧走四方。备历艰苦。刺血书水忏一部。印施流通。昼夜诵持不辍。后行次同州。忽然会遇。相持大哭。感动行路。遂迎归孝养。复出为司农少卿。士大夫为之传者甚众。

  〔按〕刺血书忏。昼夜诵持。何等精诚。宜其忽然会遇也。乃小学所引。反将此事略过。何哉。

  《白话解》

  修忏遇母(摘自《梦溪笔谈》)宋朝的朱寿昌,是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他的母亲刘氏出身低微,在寿昌七岁的时候,父亲主管雍州这个地方,把寿昌的母亲嫁到了民间。寿昌长大后,天天思念母亲,心中悲痛,最后下定决心,辞官寻母,走遍四方,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为了报母恩,他刺血书写《水忏》一部,又刻印流通,日夜念诵不断。后来他走到同州的时候,忽然和母亲相遇,两人抱头痛哭,过路的人都受感动。从此就诚心孝养,又出来作了司农少卿,士大夫中为他作传的人很多。

  按:刺血写忏,画夜念经,多么精诚!忽然相遇是理所当然的事。《小学》 这本书反而把这件事忽略了,没有引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末法时期法非法!

佛教故事:末法时期法非法!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  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磐:“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以涅磐了。”  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  多罗幢城参无厌王  善恶示现调心修福  了脱生死如幻如生  如幻法门证无往行  这时,善财童子忆念思惟着善知识们的教导,而这样想道:善知识能摄受我,教化我、守护我,能令...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楼阁城参施罗船师  众商论宝望月观星  入菩萨大悲幢法门  金刚如意不坏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走向楼阁城。他先观察道路的高低,夷平或危险、洁凈或污秽、弯曲或平直。善财童子边观察,边渐次南行。 ...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覩,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二回拜安住土地神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二回拜安住土地神

  又参安住地神时  现百万地神放光  得不可坏智臧门  证等法界量回向  摩竭提国,又名善胜国,昔日帝释天主释提垣因与阿修罗交战,阿修罗一枪刺在山峰上,山峰流出甘露,甘露就流到这个国内,所以这个...

为什么说怕入错行?一定要看看这个因果实录

为什么说怕入错行?一定要看看这个因果实录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临清李名儒说:  我家乡有一个屠户,这一天买回一头牛,准备带回家中屠宰。  那牛也有灵性,知道自己将被宰杀,怎么拉它都不肯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