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

  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

  老妇人回答:「尊者,我的主人老是虐待我,我每天从早工作到晚,没有一刻可以休息。要是我有一点点的疏失,就会遭到主人鞭打。一整年过的是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的生活,年纪一大把了,生活依旧困苦。我现在是没有办法生存,想死也死不了,又没有地方可以哭诉,所以才这么难过啊!」

  尊者迦旃延听了便说:「你既然生活贫穷,为什么不把贫穷卖了?」

  老妇人惊讶的问:「贫穷怎么卖得了?就算要卖,谁肯买?」

  尊者迦旃延回答:「贫穷当然可以卖!」

  老妇人不敢相信的再问一次:「怎么可能?要怎么卖?」

  尊者迦旃延说:「如果你真的想把贫穷卖掉,必须真心诚意,不要有计较的念头,一切遵照我说的去做。」

  老妇人拱手说:「我绝对照尊者所吩咐的去做,希望你可怜我,教我一个好方法。」

  尊者迦旃延说:「你先回去沐浴,沐浴完再来问我方法。」

  老太太依照尊者所说,赶快回到主人家沐浴干净,再来找尊者。

  尊者迦旃延说:「你如果要摆脱贫穷,必须先布施给我。」

  老妇人听了吓一大跳,回答:「我这么穷,哪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尊者迦旃延便拿一个钵给老妇人,说:「你拿这个钵去装一点干净的水来。」

  老妇人便照做取水,回来恭敬的把钵捧给尊者迦旃延。

  尊者迦旃延拿起钵,立刻为老妇人祝福,希望妇人以前的种种罪业全部消除,而她应有的福气能够增长。

  祝福之后,尊者迦旃延便对老妇人宣扬「戒杀持斋」的功德和「无念念佛」的功德。

  尊者迦旃延说:「从今以后,你把一切俗事放下,不论是苦是乐,以前种种及之后种种都不要去想。另外,受到主人吩咐的时候,态度恭敬,不要心生嫌恨。你要知道,你眼前的困境都是被宿业所害,当业缘结束,这些坏事自然会解除。」

  尊者迦旃延并告诫老妇人:「你每天晚上等主人家全家人都睡了以后,打开窗户,然后在室内铺放干净的青草坐着,你就在草上专心念佛,不要心生歹念。」

  叮嘱完毕,尊者迦旃延就又到其它地方宣讲佛法去了。

  这时老妇人心情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回到主人家中,老妇人一一照着尊者所说的修行,到晚上便获得解脱,升到忉利天去了。

  财主第二天起床,见老妇人命终,生气的说:「这个老太婆平常是不能进来房子里的,昨天晚上她怎么进来的?还给我死在这里!」

  随即叫人拿草绳绑住老妇人尸体的脚,拖到寒山枯树林中。

  老妇人以无念念佛的功德,死后投生天界,成为天子,和五百天人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刚好舍利弗有事必须前往忉利天,他看见天子完全忘了前世的因缘,便帮他修养道眼法。

  天子得法后,马上看到前尘往事,立刻明白自己是因为有尊者迦旃延的开导才能升天,于是带着五百天人来到寒林散花烧香,供养死尸。

  当时天人的光明照耀整个村庄,财主看到这种情形,不敢一个人前往,于是告知地方人士一同前往寒林查看,看看到底发生什么奇怪的事。

  到达森林后,看见无数天人在供养死尸,财主开口问:「这老妇人的尸体又烂又臭,她在世时人人讨厌,为什么尊贵的天人要来祭拜她呢?」

  这时天子从五百天人中走出来,完整的说出前后因果及升天因缘。说完便率领五百天人到尊者迦旃延说法的地方,请他为每个天人广说妙法。

  尊者迦旃延宣说布施功德、持戒功德,以及一切生天因缘,最后说远离诸不净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是灭罪致福的唯一途径。当时五百天人听完后知道如何远离尘垢,得到妙法,便飞还天宫。

 

点我:

相关文章

持着感恩的心

持着感恩的心

  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  这位年轻人就...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

  清丁繁桂  丁繁桂,字小山,是金山的秀才。自幼学习科举业,不谈佛法,也不毁谤。只是父母要为他娶妻,坚决不同意,说:“我有我的志向啊。”亲友暗中观察他,才知道他秘密修行净业已经很久了,先前只是不...

佛教故事:佛陀是否存在?

佛教故事:佛陀是否存在?

  关于佛陀是否存在,曾经也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某国王故意刁难一位比丘:“你跟佛陀又不是同一时代,也没有见过佛陀,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呢?”  比丘反问道:“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 ...

《百业经》:(76)迦叶尊者——功德无量世尊亲赞

《百业经》:(76)迦叶尊者——功德无量世尊亲赞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

佛教故事 有生必有死

佛教故事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非常敬重的祖母突然过世,国王送其出城火化、供养舍利后,衣服垢弊、披头散发地来到精舍,顶礼佛陀。  佛陀问道:‘国王,你从哪里来,为何衣服垢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