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

  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要你来救,佛祖会来救我的。”

  于是那人驾着独木舟走了,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着急,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他又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佛祖会来救我的。”

  那条小船只好抛下信徒开远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了胸部,信徒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祷告着。

  可是,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时,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禅师抱怨说:“我对佛是如此地虔诚,但是佛祖在我遇难之时却不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你却嫌这嫌那,一次次地拒绝了,看来你与佛无缘了!”

  有道是“佛度有缘人”,我佛慈悲,倒驾慈航,为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大开方便之门,因机说法,循循善诱。

  心诚志坚者,循着佛的指示,就渐渐脱离了苦海;而心不诚、志不坚者,却永远脱离不了苦海。

  所以说,所谓“佛度”,其实是众生按照佛法的指示自救、自悟、自度而已。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伞去。”

  禅师不肯借伞,这是禅师的大慈悲:人要被度不能指望别人,而应该靠自己。

  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和快乐,但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不愿自己努力,所以总不能称心如意。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同样的道理,自己有真如佛性,自然也就不会被凡尘所累了。

  佛说“众生皆是佛”,佛不是万能的上帝,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处处是佛。

  你行善时你就是佛,别人行善时,别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处处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

 

点我:

相关文章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菩提留支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菩提留支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译       问曰。外道所立四宗法非佛法者何者是。答曰。谓一异俱不俱。问曰。云何言一异俱不俱。答曰。有诸外道言。一切法一。有诸外道言。一切...

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

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后汉支娄迦谶译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编辑说明 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

十二门论  六至十品--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 六至十品--鸠摩罗什

《十二门论》 观一异门第六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相及与可相  一异不可得 若无有一异  是二云何成 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异亦不可得。若一异不可得。是二则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隋朝时候,有一位解脱和尚,是代州邢姓人家的子弟,孩提时代就出了家,在五台山昭果寺披剃,受了具足戒,又在抱腹山志昭禅师那儿学禅。  志昭禅师非常的器重他,对他另眼看待。有一天志昭禅师向大众宣布说...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未知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未知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与大比丘八万人俱。诸菩萨三万六千人。于一生中。远离一切盖障。具足威德自在。于如来前。劝请宣说。方便密意。能使佛地。悉皆清净。如来事业。任...

大方等大集经解题--北凉昙无谶等译

大方等大集经解题--北凉昙无谶等译

解题:   《大集经》,全名为《大方等大集经》,亦名《合部大方等大集经》,梵Maha^-sam!nipa^ta-su^tra,藏H!dus- pa chan-po,全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