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qu第二声)昙(tan第二声)(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 果我被漫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

  “对忿怒的人,以忿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

  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咒目经--竺昙无兰

佛说咒目经--竺昙无兰

佛说咒目经一卷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颓[敲-高+口]敷般[敲-高+口]敷 頞吒般[敲-高+口]敷 鸠离敷 鸠离比敷 鸠罗鸠[卄/(日*鳥)]比敷 沙离莎[卄/(日*鳥)]波提敷 伊离敷 伊罗...

瞋恚之报

瞋恚之报

  须菩提少年时代与众不同,性情多变,集聪明智慧、乐善好施、策恨炽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亲常常给他零花钱,然而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常常把钱施舍给穷人,有时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很可怜,甚至把自...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未知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未知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一(并序)   问曰。昔者宝云法师。尝有撰集赞释玄辩。近岁孤山阇梨。又以章记表明微旨。今复纂述其故何哉。答曰。宝云。讲次学徒随录义或阙如。未...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不是红孩儿。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

治意经--未知

治意经--未知

治意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有所益。已前后有所益。使不复见怪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病得着实厉害。良医诊断了一下,说需经常吃一种雉肉便可以治愈这病。而这位病人买了一只雉,吃完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后来见着了他,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