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中。

  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坎坷,他的名字叫「不幸」。

  给孤独长者看到他这么潦倒就把这位朋友找来,请他帮忙料理家务,可是给孤独长者的家人、朋友若要叫他就得开口闭口都是「不幸」──比如:「不幸来!」、「不幸坐!」、「不幸吃啊!」因此,长者的家属亲友都不太喜欢他,就跟给孤独长者说:「你把他辞掉吧!最好远离他。」给孤独长者不解地问:「这个人很好呀!为何要辞掉他、远离他呢?」大家都说:「因为他的名字叫做不幸,天天看到不幸,听到不幸,口里又叫着不幸,这对我们好像不太好吧!」

  长者就说:「你们错了,佛陀曾开示──人的命运好坏是从业而来,人生在世是幸或不幸,要看过去生的所作所为,过去生若有造福,现在面对的就是福缘;过去生若没有造福,今生的遭遇就会很坎坷。若是带着福业而来,即使他的名字叫做不幸,也仍是有大福的人。若没有福德,虽然他的名字叫做『贤人』,也不见得有贤德,更不见得会幸运!所以我们不要迷信名字,重要的是看过去生的因和现在生的缘啊!」因为长者经常听佛陀的开示,所以他了解祸福的业力因缘。长者既然这么说,大家也就没话说了。

  经过一段时日,给孤独长者有事带着家人出门去了。有一群强盗知道长者带着家丁出门,于是计划要趁机抢劫。他们定好时间,有一天晚上,强盗都埋伏于长者的家园四周,等待下手的机会。而这位「不幸」很尽责,因为他知道长者给他很大的恩惠,尽管有那么多人排斥他,但长者仍然庇护他,让他能够留下来,所以他对这个家庭,不管是时间或力量上,都是加倍的努力,每天天未亮就起来巡视,直到天黑了也仍用心在四周巡逻......。

  那天他发现外面有一些人行迹非常可疑,可能有不良的企图,赶紧叫其它人把锣、鼓等全都拿出来,大家打鼓的打鼓、敲锣的敲锣。剎那间,锣鼓喧天,把那群小偷强盗一个个吓得逃之夭夭,匆忙之间他们的武器、石块、棍子全都弃置于地。

  隔天长者的佣人出来一看,大家都非常吃惊,因为看到那些武器横竖地散落一地,好险呀!那群小偷强盗如果进入抢劫的话,家里所有的宝物一定被洗劫一空!长者回来后,大家就赶紧告诉他,并且赞叹说:「『不幸』是一位有智者,这个家要不是有他这么用心的看顾,一定会损失惨重。」

  给孤独长者听了很高兴地向「不幸」道谢,又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报告家里发生的事。佛陀说:「对啊!这就是因为你有智慧,能够说服家人朋友的猜疑,把这么好的人留下来;如果你也跟他们一样迷信,那么你这一劫就难逃了。因为你能够识人,知道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不以名取人,所以有这种福分。」这是佛陀对给孤独长者的赞叹。

  有些人遇到一点点坎坷就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就急着要找人改运,希望把命运改好,这是错误的。其实,最重要的是过去生中造了什么样的业;今生父母给我们的名字跟命运无关,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行为,因为今生所造的业又会带到来生。现在如果能把言行调好就能得到福缘。总之,有过去生的因,才有今生的果,唯有多造福修慧、福德具足才能去掉灾难、逢凶化吉。

点我: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见《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6年一667年),在终南山创设戒坛。道宣法师持戒严格,道行高超,已经修行达到可以接受天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   第三依主者疏文分五一总彰大意二今说...

般舟三昧经白话卷中--佚名

般舟三昧经白话卷中--佚名

  无着品第五——修定见佛亦不应执着   译文   1.观察诸佛妙相   佛告诉贤护说:「这个一切佛现前的法门,应当怎样观想呢?比如我现在你面前说经,你应当这样想:一切佛都站在我面前,应当具足成...

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两世因贪爱美色而险丧命

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两世因贪爱美色而险丧命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豪富贵族长者,家中七宝盈溢。长者妻子产下一位男孩,相貌端正庄严,世间少有。长者夫妇非常高兴,于是请来相师为其占卜吉凶,相师占卜后告诉长者夫妇:...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六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六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六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如品第五十四(丹本大如相品)   尔时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以天末栴檀香。以天青莲华赤莲华红莲华白莲华遥散佛上。   来至佛所...

洞玄灵宝定经--未知

洞玄灵宝定经--未知

  《洞玄灵宝定观经》全文: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绝,无与忤心。然后安坐,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