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萨埵心咒--未知

金刚萨埵心咒 一、金刚萨埵心咒全文 ōng bān zhā er sà duǒ hōng. 嗡 班 扎 尔 萨 埵 吽. 二、金刚萨埵心咒 虽然密教本身是由金刚萨埵本身所开创,很多人对金刚萨埵还是不十分的明白。所谓金刚萨埵也就是金刚持,金刚持其实并不止一位,是有很多很多的金刚持。金刚萨埵是属于那一位金刚持呢?我们常常讲到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指的就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排在第六位,也就是第六个金刚持尊者。那前面的五位是那五个金刚持呢?其实,在佛教里面,五方佛就是五个金刚持,中央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这五佛就是五金刚持尊者,五方佛就是五个金刚持,那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就是指的是金刚萨埵。还有一个名称叫金刚总持,什么叫金刚总持呢,原始佛就叫做金刚总持,在红教里面衪叫阿达尔玛佛。最早的"原始佛"翻成中文就变成普贤王如来。我 们讲金刚总持就是被称为原始佛。从原始佛底下就分五大金刚持尊者,五大金刚持合起来的法王子,就是金刚萨埵,就是第六金刚持,是这样分的。所以,最高的是金刚总持,五个金刚持,再来的是第六金刚持金刚萨埵,很多佛菩萨,其实菩萨这两字,也是萨埵的意思。在密教里面可以称观音萨埵,观音萨埵就是观音菩萨的意思,那我们称呼准提菩萨为准提萨埵。金刚萨埵也就是金刚菩萨。它的意义在这里。 三、金刚萨埵心咒的功德利益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这个咒是尊指第六金刚持的咒,这个咒也是很伟大的一个咒,是密教很重视、很大的一个咒,平时或在修法的时候,都应该诵这个咒语,我们晓得这金刚萨埵百字明咒有三个很大的功用。   第一个功用是做忏悔,它本身因为是属于空性的,那你念了这个咒,归于为空性,就等于是忏悔你所有的业障。   第二功用是你诵这个咒的时候,就等于五大金刚持跟第六金刚持,所有的金刚持尊者在加持你。所以,可以获得所有金刚持的加持,也是五方佛、金刚总持、金刚萨埵一起来加持你。      第三,这个咒语,因为它本身是一个空性的咒语,所以它是最圆满的咒语,既然是最圆满的,你在修法的时候,有什么缺点或者是有遗漏的地方,因为你在修法当中,有时会疏忽掉或者有妄念杂念,或者是礼节上不够,有漏失时,你念百字明咒时, 金刚萨埵心咒   一念就是空性的圆满,就把错漏的地方全部变成圆满。所以说是一种补咒,什么叫补咒呢?也就是补充你所有缺点跟错误的一个咒语,你只要念了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就等于你的修法都圆满,就算是你有缺点、有漏失的话,也会圆满。有这三个大功用。   因为金刚萨埵是从金刚总持,五方金刚持到了第六金刚持这样直接下来。所以,金刚萨埵本身在密教来讲是一位密教袓师,金刚总持,当然是密教的袓师爷,五方佛也是密教的袓师,五方佛合起来的总性是金刚萨埵,那也是密教的袓师。所以,金刚萨埵是金刚乘的袓师爷,是一样的。 所以一谈到什么是金刚总持,什么是五方金刚持,什么是金刚持尊者,第六金刚持金刚萨埵,这样就可以分别出来。   本尊金刚萨埵的心咒 “唵班杂(儿)萨朵吽” 金刚萨埵为消业灭罪之唯一主尊,行者为忏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为成就无上菩提必经阶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烦恼,止诸恶念,生诸功德。  凡修法诵经持咒,课将毕时,加诵百字明三遍或七遍,然后回向,则一切功德圆满,偶有错漏,金刚护法,不将为咎 。   此咒功德利益是能降魔除障,免除危险!! 四、金刚萨埵心咒回向 回向偈内容为:   吽   此善为主三世善,回向为利无边众,   愿诸一切能速得,金刚萨埵之果位。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沙弥尼离戒文--未知

沙弥尼离戒文--未知

  沙弥尼离戒文   善女人字某言。某所受秽恶之身。充弊人流不堪下行。克己自悔。愿为弟子。受持正戒终身奉行。   用何等故。作沙弥离。用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故。用剃头被袈裟故。几戒沙弥离。有十戒...

舍利弗阿毗昙论--昙摩崛多共昙摩耶舍

舍利弗阿毗昙论--昙摩崛多共昙摩耶舍

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二卷 姚秦天竺三藏昙摩崛多共昙摩耶舍译     舍利弗阿毗昙论序 唐沙门释道摽撰   阿毗昙。秦言无比法。出自八音。亚圣所述。作之虽简。成命曲备。重微旷济。神要莫比。真祇洹之微风。反...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法盛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法盛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北凉高昌沙门法盛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乾陀越国毗沙门波罗大城。于城北山岩荫下。为国王臣民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法教化度人无数。教化垂毕时佛微笑口出香光。光有九色遍照诸国。...

等集众德三昧经--未知

等集众德三昧经--未知

等集众德三昧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大树重阁精舍。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一万皆学戒具足晓了圣达。菩萨二万悉不退转。逮诸总持辩才无碍。悉得神通分别解畅。定意...

孟子--孟轲

孟子--孟轲

《孟子》全文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未知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未知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上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解 每部经有别名及通名。别名,是一个特别独有的名字。通名,是普通共有的名字。何谓别名?如「佛说阿弥陀」即是,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