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未知

  【生字注音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che1 qu2)、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fang3),漂堕罗刹(cha4)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chou3)械枷锁,检系(xi4)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ji1)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具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wei1)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chen1)恚(hui4),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势于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势于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fou3)?"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pi2)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se4)、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ta4)婆、阿修罗、迦(jia1)楼罗、紧那罗、摩睺(hou2)罗伽(qie2)、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ying1 luo4),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而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悯我等故,受此璎珞。"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悯(min3)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ta4)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hou2)罗伽(qie2)、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ji4)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chong2)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xing2),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zhao3)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螈(yuan2)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che4)电,降雹澍(shu4)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xi1)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shu4)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争(zheng1)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hu4)。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   "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nou4)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读经毕,请读补阙真言三遍:   真言原文: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   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补阙真言注音:   nāmóhēlàdánà,duōlàyèyē。   qiélàqiélà。jùzhùjùzhù。   mólàmólà。hǔlà,hōng。hèhè,   sūdáná,hōng。pōmòná,suōpóhē。   然后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佛教故事: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  他的父母看了,认...

老德和尚念佛

老德和尚念佛

  贤公在日,经常会给大家讲起一位僧人的轶事,我们去孤峰寺和清泉寺的时候,演强法师和印生法师不约而同地也提起了这位僧人。看来我们是很有必要对此人有一番专门的介绍了。  老德和尚,和贤公(当代112...

五灯会元第十五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十五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卷第十五   云门宗   青原下六世   雪峰存禅师法嗣   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   嘉兴人也。姓张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

未曾有因缘经--释昙景

未曾有因缘经--释昙景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 萧齐三藏沙门释昙景译     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

忍辱的美德

忍辱的美德

  罗睺罗自从受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随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睺罗参加法会;舍利弗静坐时,罗睺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弗也把...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狄仁杰。为豫州刺史。诏命治越王 贞等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五千口。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仁卹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澧州。道过宁州。(仁杰曾为刺史)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