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未知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南无多摩罗跋栴檀香佛、 南无栴檀光佛、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南无大悲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慈藏佛、 南无栴檀窟·庄严胜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善意佛、南无广庄严王佛、 南无金华光佛、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南无虚空宝华光佛、南无琉璃庄严王佛、 南无普现色身光佛、南无不动智光佛、南无降伏众魔王佛、南无才光明佛、 南无智慧胜佛、南无弥勒仙光佛、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南无世净光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 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南无妙音胜佛、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 南无慧威灯王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须曼那华光佛、 南无优坛钵罗华·殊胜王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南无无量音声王佛、 南无才光佛、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南无大通光佛、 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宝月佛、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南无勇施佛、南无清净佛、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南无水天佛、南无坚德佛、南无栴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南无光德佛、南无无忧德佛、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南无财功德佛、南无德念佛、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南无红燄帝幢王佛、南无善游步·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善游步佛、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南无宝华游步佛、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 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 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 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於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阿难四事经--支谦

佛说阿难四事经--支谦

  佛说阿难四事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欲灭度时。阿难白佛言。我念天龙鬼神。帝王人民与佛相见。闻佛教诫。无不欢喜。在志所愿。或作沙门。得应真者。或有居家。奉行五...

宗教概说--星云法师

宗教概说--星云法师

  第一课 一神、多神与无神的探讨   宗教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不可知,以及对未来的无知、惧怕。当自然界的变化破坏人们平静的生活时,追求一个高于此力量人格化的「神」,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个「神」依民...

百业经 角宿大象--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角宿大象--堪布索达吉

角宿大象 ——被诱等流 两世还俗 一时,佛在王舍城。王舍城由国王影胜执政,王有一大臣名叫大象师,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他长大后娶了妻子,与她共度美好时光。不久其妻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第九卷--般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第九卷--般若

  第九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静虑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应当修习大悲无量。为此大悲于诸善业而为导首。譬如命根于出入息而为其先。轮王七宝轮宝为先。大乘万...

缁门警训--永中

缁门警训--永中

缁门警训 元僧永中等 重刊缁门警训序   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是而有具大根...

阿毗昙五法行经--安世高

阿毗昙五法行经--安世高

阿毗昙五法行经 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习法黠可习法黠。尽法黠可尽法黠。道法黠可道法黠。苦法者。谓形体万物皆当衰老死亡。是为苦。痴人谓可常保持。是为乐黠。可知是为苦。便不复向生死。是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