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部佛名经--瞿昙般若流支

佛说八部佛名经   元魏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国,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诸菩萨无央数。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善作,从城中出,诣奈女园,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三匝,却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问,大圣见听,乃敢自陈。」佛告善作:「恣所欲问,如来当具分别解说。」善作见听,便白佛言:「唯天中天,宁有诸佛修行本愿自致正觉,今现世讲说经道?大圣愿   宣诸佛之名,闻之执持,戴著顶上,恣受所说,稽首归命,颁宣功勋,无复众难,不趣三涂,闻诸佛名,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若在县官,说诸佛名,无能横枉夺其所有,而性坚强,不怀怯弱,安隐得胜,又入战斗,刀不伤身,箭射不入,阅叉诸鬼天龙神无敢娆者,师子虎狼野兽弊虫无能害者。」   佛告善作:「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拥护除难,无恐获安。」於是善作受教而听。   佛言:「东方去此有佛号奉至诚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名闻迹。   复次,东方有佛号固进度思吉义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莫能当。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观明功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吉安。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慈英寂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无恚恨。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真性上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去杖。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念众生称上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炽盛首。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踊首高超须弥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曜赫热首。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胜耻称上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爱乐。   假使有人遥闻东方诸如来号,受此诸佛世尊之名,谛奉善思抱在心怀,持讽诵读,纵使诸佛戒德智慧道本平等;又诸刹土庄严清净殊异之德,卓然无侣,无有尘垢,无有女人污秽之难,亦无五浊勤苦之患,三涂之厄,无沙砾石荆棘沟坑。」   佛言:「善作!若有能持奉持是诸佛世尊之名,颁宣远近,上夜觉寤而起经行,叹咏诵说此诸佛名,中夜後夜起一心住,舍此无益,念所增修,如是行者,德行日进,终无损耗也。」   佛告善作:「汝当乐此八佛名经,佛以斯法教族姓子,怀抱在心勿得忘舍,寻时精修便当逮见八千诸佛。」   善作於是闻圣教诏,则以宝华价值八千两金,供散世尊,稽首佛足,右三匝,却行而坐。时天帝释在於彼会,前白佛言:「唯然大圣,我已受   此八佛之名,以讽诵读抱在心怀,唯天中天,吾身当勤精进奉行是八部场诸佛尊名,思惟专念不离食息,贵重恭敬为无上宝。」   佛告天帝:「以是之故,天阿须伦共战斗时,若有恐惧拘翼,当念可无所畏,所以者何?假使有人赞叹称誉诸如来名八部经典,则为颁告无所畏业;宣诸如来经典名者,不遇恼热众患之难;若能显传诸如来名经典之   要,则宣太平丰熟之世;能传诸佛经典名者,则宣安隐除去大患;能传诸佛经典名者,则为宣布寂然燕坐;若传诸佛经典名者;则离一切无数恐惧;若能传此诸佛名经,梦安觉欢,不畏县官,水火盗贼怨家债主自然避去,鬼神罗刹妖魅魍魉,薜荔厌鬼皆不敢当,若入山陵溪谷圹路,抄贼劫掠自然不现,师子虎狼熊罢蛇虺悉自缩藏,所以者何,诸佛至尊德过须弥,智超江海,慧虚空,独步三界无能及者,十方一切莫不蒙度。   佛说如是,长者善作及天帝释诸比丘僧一切会者,诸天龙神阿须伦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人名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人名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一卷 大乘单本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四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四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第四卷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因缘蕴第三之一   嗢拖南颂   过去等因与善等随增几缘几因等   十十五心非因等结缚随眠等相应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六识身,或过...

无量寿经要旨--律航法师

无量寿经要旨--律航法师

《无量寿经》要旨 律航法师著述 ——四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于台南大仙寺讲经圆满开示—— 《无量寿经》经文已经讲毕,由于此经系净宗三经中之根本经,故再为概谈数语。净宗有三经一论:曰《无量寿经》、曰《观无...

百业经 两位老人--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两位老人--堪布索达吉

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大国王,名曰增长。他统率军队将整个释迦族涂炭无余。阿难尊者的妹妹、妹夫亦无幸存,唯遗留两个孤儿,流落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时...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道源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道源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五众]:   ‘五众’是指出家五众。他们是-...

不往听法戒第八--道源

不往听法戒第八--道源

不往听法戒第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四十里中]:   ‘四十里’是最大限数,在‘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