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报应经--东晋录

  饿鬼报应经一卷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我常苦头痛。不知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本为人时。不能修忍。以杖打众生头。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常疮痛。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无有慈心。焚烧山野。残害众生。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举身疮烂。不可堪忍。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喜燂猪羊。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食无足。初不得饱。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虽饭众生。恒令不足。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常苦头痛。治之叵差。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敬道德。加以骂辱。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生男女。尽皆端正可爱。而皆早死。念无断绝。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见儿杀生。助喜啖肉。杀故促命。喜故痛毒。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敬夫主。邪淫无礼。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常头痛。而男根疮烂。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于塔庙清净之处行淫。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得此身。粗涩不净。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尊有德。轻贱善人。而以沙土。掷坌沙门。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食不啻一斛。而常不足。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本作比丘。为僧求物。而以自食。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形。脚肿项瘿。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使人及诸畜生。负重无道。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患热渴。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喜好渔猎。以所得鱼。投之沙土。令其苦死。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狂痴无智。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以酒施人。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所生子。皆反啖我。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不修孝养。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食常吐。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有人中后索食。汝嗔骂而与。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今一生资财无乏。而乐着弊衣。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虽好布施。施后寻悔。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一形。恒倚巷陌。宿无常处。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客来投止。而不安隐。见他容止。而复嗔骂。今受华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得此形。非男非女。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而无慈心。好犍六畜。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得此身。躄不能行。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行无道。拘系人兽。令不得行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此一身常患热渴。行见恒河。清凉美好。入中洗浴。冀得凉乐。以除热苦。方入其中。举身烂坏。渴欲饮之。一口入咽。五藏焦烂。饥肉离骨。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为相师。相人吉凶。少实多虚。或毁或誉。自称有德。以动人心。以求利养。又于父母兄弟宗亲。谄伪不实。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受苦亿倍。说不可尽。   一鬼问言。我受身以来常有恶狗。体大牙利。两目赫赤昼夜常来而啖我身。命未尽顷肉寻复生。复受此苦。痛不可忍。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天祠主。于天祠中。取牛羊血。以祀于天。自食其肉。语众人言。汝等祀天。大得吉利。作诸恶邪。以惑百姓。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在不净中。举身涂漫。有所啖食。皆是不净。恒受此苦。不能得离。臭恼缠身。忧患叵计。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婆罗门。不信佛法。不乐供养沙门道人。若来乞求。恒不欲见。时有一道人来从汝乞。汝作是念。当作方便令不复来。即取钵盛屎着下。以饭覆上。将与道人。道人得已。还至本处。持着一面。净洗手讫。坐而执钵。手取欲食。钵中不净。臭不可近。以是因缘。受此臭恼。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常吞热铁丸。身体烂坏。苦不可言。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处处舌出。有自然斧。而斩截之。如是无数。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小道人。为僧所差。取冷净水。作石蜜浆。分与众僧。石蜜坚大。打取少许。盗食一口。盗僧物故。今受华报果在地狱。吞注洋铜。苦不可言。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苦饥饿。往至厕上。欲取屎食。厕上有大力鬼。以杖打我。初不得近。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曾作道人。为佛图主。吝护僧物。不以好食供养众僧。常以粗恶与之。或时时欲作好食。客比丘来。便止不作。待去乃设。恶心悭惜。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腹大如瓮。余身分皆小。咽如细针孔。不得下食。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聚落主。自恃豪强。欺人民。常以无道。索人饮食。以苦百姓。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肩上有铜瓶。满中洋铜。手捉一杓。以酌取之。自灌其头。举身焦烂。如是无数。苦痛无量。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出家修道。知僧饮食。以一酥瓶。藏着余处。客道人来而不与之。客去出酥行与旧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隐匿僧物。与不平等。以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受苦难计。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有人来。持诸刀锯。割剥我身。又破其腹。出其五藏。肉尽筋断。痛不可忍。须臾之间。肉生平复。寻复来割。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婆罗门。不信正法。常生邪见。奉事天神。恒以牛羊祷祠。以是罪故。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有人来。持诸刀锯。割剥我身。又破其腹。出其五藏。肉尽筋断。苦切叵忍。须臾之间。肉生平复。寻复来割。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常作魁脍主。知杀人无有慈心。叹喜行之。有如是罪。故得此恶。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两腋下恒有热铁轮转。大热逼身两腋焦烂。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出家学道。与僧作种种饼。僧未下食。汝时贪心盗取僧饼。藏着腋下屏处食之。以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受苦难量。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常有自然赤铁丸。从空中下。入口至腹。或从左出右入。或从右出左入。举身焦烂。痛切无量。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出家为沙弥。为僧煮庵罗果。僧中行之。至和上前。辄长与七枚。以是因缘。得如是恶。今受华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意欲行来。发动回还。犹如旋风。初不得前。愁恼闷苦。不可称计。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卜问师。诡诳他人。令心罔惑。或喜或怖。皆不真实。由此因缘。得如是恶。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内常有热。犹怀汤火。复来烧煮。苦痛万端。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国王第一夫人。时王贵敬小夫人。汝常生嫉心。作恶方便。求欲杀之。伺其卧时。煮酥令热。注着腹上。其人得此苦痛无量。遂便命终。由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言我受此身。性多恐怖。常畏人来。收闭系缚。枷锁楚毒。初无欢心。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好行邪淫。犯人妇女。常畏发觉。心不自宁。今受花报果在地狱。或卧铁床或抱铜柱。如是之苦。不可称计。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自然热铁。而有笼网。缠络我身。烧热焦烂。痛毒叵言。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常持罝网。杀诸鱼兽。笼取飞鸟。以是因缘。得如是苦切。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无有手足。如一叚肉。在于旷野。狐狼虎豹。雕鹫众鸟。竞来搏撮。争共食之。苦痛叵言。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作恶方便。若己若他。妊身之时。即便与药。令胎消化。由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又三鬼一时来问言。我受此身。常有铁钉。从空中下。钉我身上。入肌破骨。痛毒彻髓。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一人作马师。一人作牛师。一人作象师。苟贪他财。针刺无道。使受痛苦。而不除痛。由是因缘。得如是苦。今受花报果在地狱。   一鬼问言。我受此身。无有头首。眼耳鼻口。尽在胸前。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若见杀人。与之捉头。欢喜而挽。无有慈心。由是因缘。得如是身。今受花报果在地狱。目连答诸鬼已。皆生敬心。走前忏悔。目连见其欢喜。更为说法。诸鬼闻已。皆大欢喜。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差摩婆帝受记经--菩提流支

佛说差摩婆帝受记经--菩提流支

佛说差摩婆帝授记经一卷 元魏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二十千人俱。多有诸菩萨。谓弥勒菩萨。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众。   尔时世尊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弥勒菩萨...

右绕佛塔功德经--实叉难陀

右绕佛塔功德经--实叉难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余无量众俱,前后围绕。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请曰: 大威德世尊 愿为我等...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义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义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尼陀那五十二颂。   目得迦四十八颂。   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

慈悲梁皇宝忏.卷十--真观法师

慈悲梁皇宝忏.卷十--真观法师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十 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已得捍劳忍苦。修如是等无量善根。宜复人人起如是念。我所修习善根。悉以饶益一切众生。令诸众生究竟清净。以此所修忏悔善根。令一切众...

老和尚的“万事随缘”你能理解吗?

老和尚的“万事随缘”你能理解吗?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译文--未知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译文--未知

   白话佛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吴金铭 译 我听说是这样的:一天,在居士城力士地的婆罗双树林,无数的罗汉、菩萨、天人、阿修罗等围绕伟大的佛陀。那时佛陀临近涅槃,因为悲愍众生,就用慈悲柔软的声音告诉...